监事长在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架构中属于“三驾马车”之一,在政府序列中属于正处级,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运作中,人们常把监事长看做闲职,甚至有些决策者把这一岗位看作安抚性岗位。
方先生接到任命时也有一种有苦难言的感觉,可是他很快就搞清了监事长在城市商业银行组织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监事会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方先生在城市信用社重组为统一法人社之前,是该市一家城市信用社的理事长,那时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营和管理特色。城市信用社重组为统一法人社之后,他一直分管业务工作。这为他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统一法人社分管业务时,就对城市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做过深入的研究和摸索,他想借助当地的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通过自己的工作,把这家城市信用社打造成全国性的专业化银行。
信用社组建为城市商业银行后,按照监事长的职责,他不得不把心思收回来,全身心地研究城市商业银行的监事会如何开展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和研究,他形成了“支持、监督、评价”的工作思路,完善了与董事会、经营层的组织框架,并形成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出经验”的工作安排。在他的组织下,城市商业银行一年办一件大事,很快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肯定。
他组织的审计业务系统建设已经完成上线工作,运行良好。系统建设的过程一直得到省市银监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各级银监部门多次到审计系统建设一线参观和指导,市银监分局还专门就这一工作做了同步的工作计划。
系统上线后,多家省市银监部门先后带领本省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去参观学习。银监部门还就内部业务监管问题召开了现场观摩会,方先生代表监事会进行了工作汇报。
为了提高全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方先生从监事会的角度及时为董事会、经营层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监督各项决议的执行和各项工作的开展,遵循监事会的职责适时评价各项工作,有效推动了全行各项事业的发展。
据银监部门介绍,像方先生这样主动研究监事会的工作开展问题,自觉建立在股东大会下的工作机制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在城市商业银行系统是第一人。
职员们也反映,从银行经营的角度看,监事会的具体工作好像不多,没想到监事长把工作做得这么实。
从方先生的经验来看,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以自己多年形成的工作风格和经验为基础,加上深入的分析、思考和研究,才能形成独特的工作特色。
形成自己工作特色的前提是要有这种意识。
方先生能够把一件在大多数人眼里比较虚的事情做实,需要自身相应的功力,对业务本身和经营流程的熟悉,以及对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整体思考。
只要认真思考和准确把握,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特色是一种标新立异,但不是乱来。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至少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自己的工作放在整体环境中来考虑,让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自始至终植根于现实环境中,和银行的整体发展融为一体。
第二,自己的工作特色不能与组织和组织成员形成对立,不能在行为方向上不一致,要努力使组织和组织成员认可和支持自己的特色,并为自己的特色开展创造条件。
第三,要使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形成和运用过程中与相应的素质能力相协调,并不断升级,以保证自己的特色在工作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第四,无论自己的工作特色多么独特,也不要过分标新立异,要同中求异,恰到好处,不要因为自己的特色而变成特别。
做“老银行”的“见习生”
银行比较讲究师承关系,一般新职员入行,都由老职员一对一地带,新职员一般都管老职员叫老师。虽然现在有些变化,但是这一传统还在。
这一传统对职员的成长非常有意义。新职员只有跟着老职员见习,才能顺利走过岗位的适应期,对银行有一个实质性的了解,甚至可以传承老职员的特点和绝招。
能够带新职员的老职员,在行里一般都比较优秀。他们除了要传授银行业务,还要传承银行的传统和文化。
要想成为优秀的银行职员,跟“老银行”学习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做“老银行”的“见习生”,新职员可以从“老银行”身上学习适合自己的具体方法和技巧,避免自己从头摸索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可以少走许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