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哥萨克在几乎瞬息之间、就付出四位数伤亡后,剩下的士兵居然悍勇无比地直接冲了过来,完全没有因为短时间内死掉了至少两三成的战友而崩溃。
“这些哥萨克人这么不怕死的么?”
隆美尔看到这一幕时,也是大为震惊。
低估敌人的意志力了!
这是手榴弹都可以直接投到的距离,骑兵要想启动冲锋,十秒钟不到就冲到面前了。
“哒哒哒~”空降营的将士们,用手头的冲锋枪疯狂泼洒着弹雨,扫倒了成片的哥萨克。但敌人的启动距离终究是太近了,无数战马负伤后靠着惯性冲过来,还是撞倒了一些伞兵。
骑兵们在马背上一手握着马刀,争取肉搏砍杀的机会,另一只手拿着m95转轮手枪,噼噼啪啪在战死前打空六发手枪弹。
极近距离的交战上,手枪的射程和杀伤力劣势,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转轮手枪的六连发,差不多也能在冲锋枪打完一个30发弹匣的时间里射完。换言之每一个哥萨克骑兵,好歹也能打出冲锋枪手两成的火力。
一两千名哥萨克骑兵搏命,至少也相当于三四百个冲锋枪手的爆发力了。
本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最短促、最惨烈的战例,就在此刻,此地,上演了。
一支拥有自动火力的部队,和另一支近似拥有半自动火力的部队,在200米甚至100米以内的距离,突然全力交火。
每分钟都有上千条人命被收割,一场死伤几千人的战斗,居然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打完了。
数以百计的伞兵,居然死伤在马刀砍杀和战马冲撞之下,还有更多的伞兵,死伤在近距离的转轮手枪连射之下。
但对面的哥萨克付出的总伤亡,又何止是隆美尔的五倍甚至十倍。绵延一两公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倒毙和无主的战马。
不过,就在激战达到最顶点的时候,西边来的增援终于出现了。
鲁路修的援军还没赶到战场,火急火燎狂奔之际,就听到看到远处的轰鸣和机枪声。
鲁路修无奈,立刻让机枪组全部远距离扫射火力支援,而掷弹筒甚至来不及进入射程。
来自鲁路修的几十挺mg15轻机枪,就紧急在道路西边远处部署、距离战场估计还有一两公里,他们就这么对准路面远远扫射,根本谈不上任何瞄准,确保只要在路面上还有人影就不停火。
来自鲁路修的掩护火力,终于把原本已经冲过头的那部分哥萨克骑兵连全部歼灭。还没有冲进包围圈的骑兵师后队、眼看大势已去,敌人还来了援军,而前面的战友几乎被全灭了,终于不得不撤回利沃夫方向。
隆美尔也是彻底松了一口气,整个人至今还有些懵逼,连忙让人打扫战场。还有倒在地上哀嚎的重伤骑兵,他们这时候也不可能去救治,只能用刺刀帮助敌人结束痛苦。
“太惨烈了!就那么不到10分钟时间!居然击毙了四千多人!我军被马刀砍杀被战马撞倒的,也有快两百人了!还有三四百个被转轮手枪打死打伤的。两个伞兵营,接近三成的伤亡率!太惨了!”
年轻的隆美尔,此前一路顺风顺水,如今终于开始怀疑起人生来。他自从认识鲁路修长官以来,一路立功升迁,意气风发,原本以为今天这个伏击圈做得太完美了,谁知敌人抵抗意志居然这么坚决,第一时间被射杀超过千人,都还能组织起奋死搏杀。
要不是伞兵营的冲锋枪比例实在高,完全不惧数倍之敌的近战,今天说不定会阴沟翻船交代在这里。
“埃尔文!你的胃口太大了!靠两个伞兵营就指望包一个骑兵师的饺子?敌人比你多三倍,你怎么想的?敢把这么多敌人放到200米以内再打?为什么不在800米的时候就开火!”
鲁路修大致了解过战况后,也忍不住埋怨了他几句。
他知道隆美尔的成长履历已经被自己改变了,这家伙升得太快太顺,有点发飘,有点过于自信觉得自己是战术天才。
虽然战果确实卓著,敌人被直接打死的就超过四千人,算上刚才的补刀重伤,估计总共杀死的人数有五六千了。
从战损比来看,确实是十比一。但这是伏击战,埋伏的伞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一个换十个哥萨克骑兵,鲁路修也没觉得赚。
隆美尔羞愧地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吸取教训,此战不敢邀功。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们要赶紧调整状态。为下一步做准备。
鲁路修看他态度还算诚恳,也就没再揪住发挥,表示大家赶紧收拾,要向前看。
很快,负责指挥战俘的库斯马内克中将也带着他的千余战士赶到战场,后面还有大群的获释战俘。
库斯马内克中将大致了解了一番情况后,也为隆美尔开脱:“鲁路修上校,我觉得你也别苛责,战场上瞬息万变,隆美尔营长也是为了尽快取得决定性战果,冒险是冒险了一些。
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缴获马匹和武器、武装我们自己。”
鲁路修也知道这个道理,想了想,指着刚刚收拢起来的三百多把无主的冲锋枪:“库斯马内克中将,这三百多把冲锋枪,给你们战俘里中尉以上的军官,一人发一把,这都是刚刚战死的袍泽遗留的。
骑兵留下的手枪和步枪、马刀,还有这几门落下的骑兵炮,也都留给你的人。你挑一些骑术好的,跟着我这边挑出来的冲锋枪队和掷弹筒队,凑一两千人,骑马去袭击波西米亚战俘的营地,把那边的人也救出来。
现在我们已经有近万人拥有武器了……说不定,可以攻打一下利沃夫!然后就在利沃夫固守待援不走了!利沃夫可是敌人整个西南方面军的总后勤基地。占住这里的粮仓和武库,我们有九万人、足够守到敌人先崩溃了!”
库斯马内克中将、隆美尔、凯塞林,也都支持这个决定。
一切似乎越玩越大了,但似乎冥冥之中就该这样抉择。
……
六千名战死骑兵的武器,最终只挑选出来四五千件能用的。战场上又遗落了十几挺都没来得及展开的m1910水冷式重机枪,和6门骑兵炮。
这些武器很快被归整起来,交给战俘,武装出两个步兵团。
另一边,鲁路修让隆美尔戴罪立功,带领两个状态保持得不错的营,以及一部分刚刚发到枪的战俘,全军骑马赶去波西米亚战俘营。
那边的战斗没什么悬念,也是半小时之内解决战斗,又有一千多露沙军看守被杀,救出了约摸四万人整的波西米亚和其他各族战俘。
不过,波西米亚战俘营那边。露沙看守因为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已经知道友军出事了,所以很警觉,没捞到什么偷袭机会。
在解救过程中,隆美尔又伤亡了三四百人,不过好在并不都是空降团的精锐——隆美尔这次行动,是带了一些刚刚救回的战俘一起去的,一些攻坚耗人命的任务,他也会让这些友军稍稍分摊一下。
而且,也因为露沙看守提前警觉了,他们在遇到骑兵袭击时,知道肯定守不住了、就开始机枪扫射战俘。最后竟在被攻破营垒前、杀了足足三四千波西米亚人。
幸存的战俘和露军看守的梁子,也算是因此彻底结下了。
本来这些波西米亚人,相比于德玛尼亚本族战俘,对奥国的忠诚度要低不少。
露沙军队里,甚至战前就有笼络一部分从斯洛伐克地区移民到基辅罗斯地区的波西米亚族人当兵、组建“捷克军团”。
但现在这一通扫射,算是彻底把脸都打掉了。
隆美尔杀进战俘营、救完人后,意识到这个场景可能会有点用。就让随军带了相机的人,把相关照片多拍一点,尤其是四千名波西米亚战俘被看守用重机枪扫死的尸堆,全部拍下来。
到时候拿回奥国国内,说不定也能让波西米亚人对敌人少抱一些幻想。
波西米亚战俘营这一战,又为隆美尔弄到了几挺重机枪、上千支莫辛纳甘以及大量的7.62毫米子弹。
隆美尔暂时还没有给波西米亚战俘发武器的意思,只是给其中一部分军官发了步枪,剩下的枪还是要带回去,优先武装德玛尼亚本族战俘。
不过,看守留下的食物补给,倒是允许战俘们稍稍吃喝一顿,但也不能敞开了无节制吃喝——这还是鲁路修交代他的,鲁路修之前在解救本族战俘营时,就是这么干的。
饿了太久的人,如果突然敞开吃喝,很容易吃死的,会电解质紊乱和代谢紊乱。这在后世是人人皆知的医学常识,但这个时代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
一番折腾后,当天午后,大约一万名武装起来了的德玛尼亚军队,以及七万多手无寸铁的俘虏,就集结到了利沃夫城西。
而利沃夫城内的露沙守军,包括1个整编步兵师,和11个逃回来的骑兵连,已经严阵以待,准备死守利沃夫,并且向附近的友军求援了。
鲁路修为了避免敌人的援军立刻赶来,一路上也炸断了利沃夫通往西边和北边的铁路。但利沃夫城南、城东的铁路,鲁路修够不到,只能任由其继续发挥作用。
库斯马内克中将和凯塞林稍稍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告诉鲁路修一个坏消息:
“我们如果能在36小时内攻破利沃夫,那么一切都好说,如果做不到,那么敌人从后方各处紧急调拨的援军,就能赶到利沃夫了。前方布鲁西洛夫留在普热梅希尔要塞等地的守军,也能回援这里。”
鲁路修看了看地图,脸色也微微有些凝重:“36小时么?差不多就是今天午后和夜里,加上明天一整天。
要是到明天午夜还攻不破,拖到后天天亮,敌人的援军就源源不断赶到了……”
不过没关系,鲁路修相信,他的兵是越打越多的。
他有八万多人,但只有一万支枪。
大不了,今天这种特殊情况,他也允许手下的部队来一次“前面的部队先冲,后面的士兵等捡枪再战”。
纯比人数的话,利沃夫城内的一个整编师加那些骑兵连,肯定是比不过自己的,自己有四倍的人数优势。
但比枪数,敌人仍然是他的两倍。而且敌人还是防守方,占据地利。
他决定,先重点沿着铁路进攻市区、一路打到利沃夫火车站再说。
因为情报显示,利沃夫火车站附近,就是露沙整个西南方面军的后勤仓库,包括军火库。
打下利沃夫火车站,就什么都有了。
这是一个值得孤注一掷、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的目标。
——
ps:今天还是1万2千字,求点月票。打算月底投双倍的朋友,也别藏了,求大家提前投了吧。我没打算争最终的九月月票榜,因为我知道我没这个实力。
我希望大家早投,是为了在军事类月票榜前三多停留几天,哪怕中旬被其他人反超也无所谓,至少前半个月曝光率上去了。每个人实力不同,月票也有不同的用途。
那些有能力争最终结算的人,才在乎双倍月票。我不在乎,我只需要月初曝光冲上去。拜谢了,所以,请那些打算投给我、只是想等月底双倍的朋友,别等了。月底对我没用,因为我肯定拼不过,我只要中间这段时间的曝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