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8章 百将易得,一帅难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得不说,胡三公在绩溪的名望确实高。

虽然金紫光禄大夫只是个散官儿,可那也是天子近臣,而且是清贵之流,在士林之中风评极好。

身居高官,又乐于帮助族人邻里,为家乡兴办学社,修桥补路,完全当得起德高望重四个字。

后世很多人看到兴办学社,总觉得并没什么。

但要知道,后世教育已经普及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待。因为在这会儿,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教书先生少,且束脩极贵,普通百姓根本上不起学。

寒门难出贵子,一是世家门阀把持朝政,二就是没几个百姓舍得供子女进学。

此外笔墨纸砚书,哪一个不花钱,哪一个便宜?

尤其是书籍,一户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不吃不喝攒下的钱,都不一定够买一本书。

这样的情况下,九成九的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能识字算数,便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辈子都吃喝不愁,不必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可以寻个体面的差事。

正因如此,兴办学社,免费供乡里孩童进学,那就是天大的恩惠了。

整个绩溪县,谁人不念着胡三公的好?

当胡三公杵着拐杖,与刘靖一同乘坐牛车,在县城内的几个坊市走了一圈,表示自己将出任县令,又说了一通刘靖的好话后,绩溪县百姓原本惶恐不安的心,渐渐变得平静下来。

这就是胡三公前半辈子积攒下来的名望,所带来的效应。

就在刘靖请胡三公稳定绩溪县城的人心之时,王冲率领的前军已经驻扎在昱岭关。

尽管他十分担心刘靖,但此刻也只能按捺心中焦急,老老实实等待顾全武大军赶到。

否则,凭他们这点人去打昱岭关,没有丝毫胜算。

五里之外的昱岭关,关广通高两丈四尺,关门高一丈八,阔两丈,城洞深两丈有余。

关墙向两翼山脊延伸,如一道壁垒,卡在两山之间。

只有一条崎岖的官道,一路蜿蜒向下。

昱岭关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末年,是歙州的山越人为抵御孙权所修建。

若说绩溪是歙州之门户,那么昱岭关就是门锁。

开了锁,才能推门。

然,铜锁虽小,可若无钥匙,强行打开也需费一番功夫。

陶敬昭站在关墙之上,神色阴沉,居高临下的俯瞰远处军营。

他已经收到父亲撤军的命令。

待大军从仁里军寨,沿徽宁古道进入宣州后,他再率军撤离。

撤军!

可……云娘与虎儿还在歙县郡城里啊!

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但也知道,随着顾全武率军前来,必须要撤军了,否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顾和尚,此仇来日必报!”

陶敬昭面露愤恨,一拳砸在城垛之上。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快步走来,躬身唱喏:“将军,刺史口谕,大军已过仁里军寨,命将军两日后撤离。”

“本将晓得了。”

陶敬昭语气生硬的应道。

再度看了眼远处的军营,他冷哼一声,转身下了关墙。

……

绩溪县城城门大开,刘靖率领一队亲卫驾马出城。

而在不远处的官道上,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外加五千民夫,犹如一条长龙缓缓行进。

为首领军之人,正是林字营校尉刘稳。

随着陶雅退军的消息被刘靖命人传回歙县后,郡城里的百姓惊骇之余,表现的更加乖巧了。

毕竟,陶雅都退了,歙州也已易主,再闹事岂不是找死?

况且,不管歙州换了谁,日子都得照过不是?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