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仙茶楼里宾客如云。高倩如看见杜丽娘来了,连忙把她带到二楼的雅间,吩咐女使端上茶水和果子。
会仙茶楼的老板叫高存义,世世代代都是扬州人,父辈以贩卖茶叶为生。扬州沦陷后,高存义曾带着家眷迁往临安,后来因为留恋故土,又举家搬回了扬州。几年前开了这家茶楼。杜宝平日里喜欢喝茶,来茶楼喝过几次茶,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了。杜丽娘也因此结识了高存义的女儿高倩如。二人年纪相仿,便成为了闺中密友。
高存义只娶了一个妻子董氏,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倩如排行老二。然而,天意弄人。在逃离扬州的途中,两个儿子不幸染上疾病,由于没能及时得到大夫的治疗,小小年纪归了西。生活安定下来后,夫妻俩还想生孩子,但天不遂人愿。奈之下,高存义也慢慢接受了现实。随着高倩如渐渐长大,高存义觉得虽然高倩如是个女儿家,但人也聪慧,做事沉稳,便开始让她学着打点茶楼。
杜丽娘吩咐春香铺开锦缎。看到上面的刺绣,高倩如大声惊呼:“真是太美了,这一针一线,一腔一调,真是太绝了,太有韵味了!”锦缎上绣的是松树和仙鹤,松树顶天立地,仙鹤形态美丽,画面精致细腻却又惟妙惟肖,像活的一般。
杜丽娘温声说道:“这幅织锦叫《松龄鹤寿。你帮我看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高倩如一边爱不释手地抚摸着,一边回答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为了让女儿嫁个好人家,杜宝可是花费了一番心血。杜丽娘六岁的时候,杜宝就请人教她女红、识字,还有琴棋书画。十二岁的时候,杜丽娘的刺绣就已经蜚声整个扬州城。到知州府拜访的人,都要想尽办法,一睹她的刺绣风采。身为知州的独生女,她自然不缺钱,她之所以要卖刺绣,是有她的打算,而知州爹爹是不可能接受她的这番打算的。
高倩如命人把织锦挂了起来。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些体己话。
高倩含笑说道:“你上次托我卖的刺绣,就是那幅《春闹牡丹,半个月前有个官人买下了,还给出了一个不的价钱呢!”说完,她递给杜丽娘二十张面额为1贯的会子。
杜丽娘莞尔一笑,让春香收下了钱币。
正说话间,楼下传来一名男子的声音:“请问这幅织锦卖不卖?多少钱?”
杜丽娘顺着声音望过去,只见一名男子长身挺立,正在仔细地端详那幅织锦。他身形清癯,但精神饱满,剑眉英挺,棱角分明,一袭深蓝色的长袍,孤傲冷清中散发出不凡的气度。
高倩如和杜丽娘缓缓走下楼梯,春香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