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高考,到处都是关于青春的味道和气息,那就写写关于年少的点滴小事吧,当做是给高考的毕业生们加油!)
许鹿笙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论是什么时候。
她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太忙,总是把自己放在外公外婆那里。或许,那段孩童时期忧虑的岁月才是许鹿笙最怀念的光阴,她往后很多时候都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因为孩提时代,外公拉着她的手,外婆给她梳着小辫子,门前有个池塘,到了傍晚吃过饭,她和外公外婆就一起出去小树林里散步,外公把鹿笙架在脖子上,小鹿笙还有很多的玩伴,他们带着鹿笙去捉蚂蚁,去玩躲猫猫和过家家的游戏。这样的单纯和美好持续到上小学,鹿笙哭着被妈妈拉去了校园,那个时候,鹿笙的年纪还差了一岁,就被安排到学前班,班主任是个很慈祥的老奶奶,她对许鹿笙一直很好,后来很多年后,许鹿笙听说她得了癌症去世,一直很遗憾都没有去看过她。
许鹿笙的小学附近,是一带山清水秀的地方,校园不大,容纳了学前班加上一到六年级的学生,那个时候学校有过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鹿笙妹妹班上有个同学喜欢把头探在扶梯中间的柱子里看着远方的风景,结果上课铃响出不去,一群同学围观着老师用尽各种方法把他揪了出来。还有那个时候的小路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坑坑洼洼的,鹿笙的妹妹人很小,陷进去以后就穿着小胶鞋拔不出来了,她哭,连带着鹿笙也一起哭,后来有个年轻的女老师路过,忍着身上溅了一身的泥巴把妹妹提了出来。每当放学的时候,鹿笙都会和小伙伴一起去人家的西瓜地里,看着小小的西瓜慢慢长大,口水忍不住流出来,她胆子小,只有看的份,从来都不敢摘西瓜。每到夏天农忙的时候,爸爸心疼鹿笙不让她干活,鹿笙就待在爷爷种满了南瓜藤和各种各样蔬菜的小屋子里,翻着姑姑从城里带来的报纸,看到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的神情。小水沟是鹿笙夏天去的最多的地方,偶尔她还会走过桥,去外婆家里,然后赶着夜路回来,一路星光撒着,夏天的野花散落在草丛中……
可是鹿笙终究是要长大的,人长大了,就要离开故土,去远方,过去的人和事只能够埋藏在回忆里,从前的车马很慢,现在的日子大家都有了电子产品,再也不像过去把时间用在怀念和追忆上面,所以自然少了很多的温情。
鹿笙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男孩子,曾经对她有过好感,她也有过懵懂的感觉,这个状态,一直持续了很久,一直到后来沈嘉鸣的出现。
南风知鹿笙意,吹梦到西洲。
曾经的泥泞小路早已经换作水泥,走起来一路畅通。可是留在这里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以前的学校,早不见了过去孩童们欢声笑语,学校不远处小河依旧,孤舟停在岸边,稀稀疏疏的小屋,南瓜藤呢喃着,稻香迎着碧蓝天空,诉说着往日的回忆。
曾经的少年,骑着自行车,虽不常常说话,确是记忆里的那个人。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高考结束的夏天,18岁的那一年,潦草填报完毕大学志愿以后,注册了人生的第一个QQ,那个时候,还没有任何好友,除了班上玩得好的女孩子,就浮现在脑海里一个身影。
高一开学的那年九月,爸妈带鹿笙去报名,爸爸跟一个人打招呼,鹿笙回头看过去,一个夏天过去了,小学和中学时候瘦瘦弱弱的小男孩,居然蹭地长高了一个头,比鹿笙高出不少了,可还是很瘦很瘦,他一直都是那样。
三阿姨家门外有池塘,池塘里荷叶田田,亭亭玉立的荷花粉面娇羞,洁白如玉,芬芳传来,是在刷剧、冷饮和雪糕中度过的夏天回忆。还有那个惊慌失措的小动作。
小心翼翼地加QQ,需要验证,对方很快回复了,问鹿笙是谁,吓破了胆子,赶紧缩回去。然后,就等到了金秋九月,远去读书,从此,会关注他们学校和城市的信息,一南一北,不再是小学,中学,高中的校友了,真的慢慢开始各自的生活了。
其实挺后悔的,如果当初勇敢一点,或者去学校以后再勇敢一点,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可是18岁的时候,鹿笙是个自卑的人。上了大学以后,慢慢开始有些自信,却终日和室友们厮混,在四年的生涯里,只有胆子加上人人网,关注他的消息,若是能有回复,那就是天大的喜悦和欢乐了。四年大学,终究过着不同的人生,见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伙伴,朝着不同的目标,只是牵挂仍在,或许,是对往日的回忆和执念,这样子一执念,便又渡过了四年北地光阴。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大学毕业后,鹿笙回到了老家城市,有了一份工作,不咸不淡地生活,中间也有追求的男孩子,可鹿笙常常幻想,是不是能够在某天某个地方这个城市的角落,终究可以重逢再遇呢?然而,并没有过。
就这样过了七年,鹿笙喜欢看八月长安的,充满了青春的追忆,原来,心里面有一个人的影子,可以把光阴孤独地限拉长,一年、两年、四年、五年、七年…..
鼓起勇气加了微信,他很热情友善地回复,他毕业了,读了硕士,在上海。今年夏天以后,他就要去华为工作了,他一直都是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