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东出差之前,许鹿笙特意剪了个学生头,额头前露着几缕齐刘海,她本来长相显小,这下子坐出租车跟表妹一起出去玩,司机问她是不是今年中考,表妹是不是高考?
鹿笙先是在上海机场接到了山东项目调试的技术人员,是个高个冷峻的大龄男子,不过长得似乎比较帅气,只是按照鹿笙的眼光,年纪似乎有些大了,根据护照上的年龄,应该是快四十多岁了。鹿笙起先并不知道,一直到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才知道这个男人,竟然和国外公司的唯一美女设计师走到了一起,那位美女设计师金发碧眼,身材姣好,去年鹿笙出差过去的时候,鹿笙还是从沈嘉鸣的口中得知,美女设计师的丈夫一年前出了意外去世,因此大家都很关照她。鹿笙接触的大多数外国人,其实都算是比较友好的,只是这个技术人员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副不屑的眼神,眼睛都快看到天花板的模样。
不过鹿笙向来是个友善的人,她带着工程师去了项目所在的城市,一开始高铁从上海到济南的时候,抵达车站已经非常晚了,他们却还得继续赶路,叫了辆出租车一路打表的价格心疼得许鹿笙心里打哆嗦,要是谢总估计他宁愿走回去也不会这么远距离去打车。可是谢总在沈嘉鸣的劝说下,对于外国人还是大方的。然而出租车开到一半司机也不说声就直接急转弯把他们拉到了加油站,老外瞪大了眼睛,用外语问鹿笙这个司机要干什么。还好鹿笙比较淡定,虽然吓了一跳,但很快冷静下来,紧紧抓着手机,把副驾驶的车牌号记下来发给爸妈,还发了定位,但直觉告诉她虽然是半夜,应该不会遇到打劫的情况,只是那时候新闻上都是出租车不安全的新闻,许鹿笙的心里也还是颇为忐忑的。
幸而那个看起来很凶的司机真的只是加个油,两人松了口气。就这样,算得上是平平安安递到了济南,许鹿笙累得倒头就睡着了。从济南到Z城只能坐汽车过去,许鹿笙从未来过山东,沿途好多大货车,还有很多装着易燃易爆品,在盛夏烈日炎炎的酷暑里,许鹿笙不免替司机捏把汗,前几天来的时候,她从新闻上听说要去的能源大城因为高温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这件事情在她心里一直有阴影,后来听提前到的韩应说,事故发生的时候,他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的声音,许鹿笙郁闷了好一会儿,却也难过了许久。
终于几个小时后,甲方司机接到了他们,还算很热情地请他们吃饭,估计是看在外国技术工程师地面子上,许鹿笙跟韩应他们会合了。吃饭地地方选在一个颇有特色地山东农家风格院子,里面的菜看起来不,也可能是许鹿笙和老外都饿了的原因,然而里面还是有他们吃不习惯的一盘菜,据说是爆炒知了,许鹿笙听完后觉得很是恶心,再也不愿动筷子了,她把主要的时间都用在啃山东大葱上面,吃得津津有味。许鹿笙给老外解释以后,他反应更强烈,本就没有来过中国又对中国美食不感兴趣的老外直接去了卫生间,许鹿笙尴尬地只好解释说他肠胃不好,回去地时候,老外强烈要求许鹿笙一日三餐带他去吃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许鹿笙感慨他还不如赛老板和马老板入乡随俗,显得有些矫情了。不过她也算是尽心尽力地帮助老外去找了那样的店,但是她和韩应以及一起来的其他小伙伴们可不愿意天天吃麦当劳和肯德基,他们有他们的办法。
在山东的时候,出差差不多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许鹿笙记得快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中旬了,韩应第一眼看到许鹿笙剪了个学生头还挺纳闷,过会儿笑出了声音,韩应住的小区是许鹿笙小阿姨家附近的住宅,好多时间许鹿笙加班,都是蹭韩应的车回去的。韩应个子不高,略微胖胖的,眼睛很大圆溜溜的也很亮,长得颇有斯文的书卷气,可能是读书读多了的缘故吧,韩应本科虽然不是211、985毕业,但他很爱学习,喜欢钻研,是典型的理工科技术宅男,大学毕业后申请了去澳洲的TOP2学校继续攻读电气专业,所以他的英文非常好,也正是因为去国外读了好几年书,韩应比正常年龄的男孩子结婚都晚,他只比沈嘉鸣小一岁,看着一张娃娃脸,估计恋爱都没怎么谈过。他一开始见到许鹿笙的时候没把这个小丫头放在心上,只是后来慢慢的因为工作原因,两个人的交集越来越多,韩应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他对其他人都是冷冷淡淡,唯独对许鹿笙,有求必应。那段时间,好多同事都看出来韩应对许鹿笙有好感,也慢慢传到了许鹿笙的耳朵里,她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不知道情为何物,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感觉,如果说一定要喜欢,她认为自己应该是喜欢沈嘉鸣的,因为沈嘉鸣很优秀,很善良,她把喜欢和尊敬混作了一回事情。而且,面对异性男孩子的喜欢,许鹿笙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她心里明白,韩应其实条件不差,他是因为在安跃这样一个女孩子很少年轻女孩子少之又少的单位,如果走出去,韩应估计是很受欢迎的。但是对于年轻少女来说,不懂得分辨什么是喜欢,也认不清喜欢自己的人应该如何回应,所以许鹿笙应该是过了一段很好的缘分,很多年后仔细回想起来,许鹿笙一直以为,韩应才是最适合她的人,她甚至为此后悔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往事不可回首了。那些过往过的,既然已经注定可挽回,只能默默祝福那个曾经善待她对她有过好感的男孩子,祝他未来安好。
那一个月也是许鹿笙跟韩应相处最多的时候,他们每天一起打车把老外带到项目现场,大热天的韩应心疼许鹿笙就喊她在旁边歇着,技术的事情他自己能解决就不麻烦鹿笙,所以很是省心,老外不懂得英文,也不会中文,偶尔还是有客户过来问这问那,鹿笙向来是个积极的小翻译,只好两头跑来跑去,跑得累了大中午没地方休息,鹿笙就背靠着汽油罐子睡得很沉,完全顾不上前些天新闻里说得那些事儿了。直到有一天,外面传来爆炸声音,把许鹿笙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她拉上老外赶紧跑了出去,结果发现虚惊一场。
其实,作为翻译来说,许鹿笙的工作环境是辛苦的。从她大二第一次去甘肃给一家机械公司做翻译的时候,还算比较好得了,当时工作环境还算过得去,后来又给一家卖红珊瑚的欧洲珠宝私人企业做翻译,那其实还是蛮舒服的,再后来上海实习也很轻松,一直到去了安跃,前期给沈嘉鸣干活多数都是文字和打杂,其实也挺好,只是从杜总和老秦那里开始,就需要深入客户的工厂去查看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很多客户的现场其实是非常糟糕的,甚至充满了油漆的味道,刺鼻冲天,还有很多化学品,整个车间尘土飞扬。当初赛老板和马老板创办欧洲企业的初衷,就是因为他们合伙的三人组中,有一个因为车间环境得了癌症后去世,他们三人兄弟情深,为了改善糟糕的车间环境,他们创办了这家企业,从一开始的本国市场,到今天辗转中国和东南亚一带。许鹿笙因为出身农村吃得了苦,其实她现在想起来,谢总看人终归是精准的,因为只有像她这样农家出身的姑娘才愿意在这种混乱的施工现场去工作,如果换做之前的那个城里姑娘,可能一个礼拜不到就走人了。再往后的所有翻译,都没有许鹿笙能吃苦,在施工现场几乎没人能待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