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凝雪回来的确就是为了探探奚凝霜的口风。
几个月前,奚凝雪的公司接到一个投资公司的项目的,就是吴念昔公司旗下。而吴念昔亲自跟过来谈具体的合作事宜。奚凝雪也是主要负责人之一,因此两人相识了。
吴念昔在一次晚宴上,突然和奚凝雪说:“你有姐妹吗?”
这突如其来的问话,问得奚凝雪微怔,一桌的人都将目光投了过来。奚凝雪马上陪着笑脸说:“是的,我有个妹妹。”她想大概奚凝霜近来的名气正胜,或许吴念昔有所闻。
“我就觉得你们的名字太像了。”吴念昔笑着说。
马上有人接话道:“原来吴总和我们奚总监还有这样的关系?”
奚凝雪一脸莫名,什么关系?眼前的吴总认识自己的妹妹?一时之间,人间通透的奚凝霜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如果直接问出口,难免失礼,她只希望吴念昔能再说下去,这样一来,她才知如何应对。
“是啊,我们只有一字之差。”她尴尬地说道。
“可意思又如此相近。”吴念昔偏偏说不到重点,奚凝雪就只剩下陪笑了。
直到晚宴结束,吴念昔才说:“令妹的作品我一直十分欣赏,也收藏了许多,更希望有机会能和她有进一点的合作。”
奚凝雪不明白,吴念昔对妹妹的琉璃事业能有什么帮助?难道只是买些作品?她笑着说:“凝霜执着于琉璃,一定不会让吴总失望的。”
本以为只是一次寒暄,却没想到前几天,吴念昔又找到她,还单独约她谈起他要投资琉璃业的事情。
“每个企业都想有一种文化,而现在我想做琉璃。”吴念昔直接简单地对奚凝雪说道,他知道奚凝雪和奚凝霜不同,所以,他不会和奚凝雪谈琉璃的艺术价值,而是经济价值。
“我看过他们的作品,很出色,但是总是少点更加精湛的效果,大概是受他们所有的条件所致,而我可以加大投入,让他们的品牌琉璃更上一层楼,与最大的琉璃品牌琉璃工房相媲美,也可以让琉璃不会因为高额的成本而减少产量,最后被替代。”吴念昔把这些经济数据摆在奚凝雪的面前,足以说服奚凝雪。
奚凝雪也很直接地问道:“吴总需要我帮你说服他们吗?事实上,我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他们俩太坚持。但他们想创新和传承的心一直不会变,我想这也许是能说服他们最好的理由。”
吴念昔含蓄地微笑着,“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艺术也需要资本。与其遗憾不如加入一点庸俗,而如果能供养艺术的庸俗,也会被艺术陶冶情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