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东城区中人口仅次于李家村的村庄。 不同于李家村,王家村并没有出现李武二那样的大地主。 相反,每个人还都有地种。 王家村的村长,也只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并无什么实权。 也因此,王家村的村民,是真正打心眼里反对搬迁的。 有地种还不用交税,老婆孩子热炕头,家不闭户路不拾遗,这简直就是农耕时代的乌托邦。 而在这个小村庄,却是最为普通的日常。 而云帆的第一站,就是这里。 “也就是说,王家村的村民,并没有受到过谁的压迫?” 云帆眉头微皱,问道:“难道他们就不想成为都城的城民么?” “陛下有所不知。” 李三福叹气道:“王家村的村民除了种地,就不会如何谋生了。” “不止是王家村,其他村儿的村民,也是这样。” “除了种地,什么也不会。” “所以哪怕成为都城城民,也不会对生活有什么改善。” “甚至还会饿死。”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 云帆呢喃:“不过,这些村民,真的知道内情么……” 不知不觉间,三人来到了王家村中最繁华的地方。 说是繁华,实际上不过是一条小街,勉强称得上是集市。 来自各个村庄的村民们走在大街上,摆出或背着自己的物品贩卖着。 叫卖声、讨价声、吵闹声不绝于耳,还有孩童时不时跑过,玩耍着刚下完不久的初雪。 每个人虽都灰头土脸,穿着破烂。 但每个人脸上,无不挂着微笑,眼神仿佛有光一般,说话和和气气,真宛若许多人幻想的乌托邦一般…… “事情还真是有些麻烦了……” 云帆站在巷口,看着眼前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象,轻声呢喃。 “陛下,要不……咱先去找村长打探打探情况?” 李二狗迟疑道:“从前王家村是没有集市的,就算和李家村搬走,临近过年有些关键,但总不能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这么有默契,在这个时段同时来王家村赶集吧?” 云帆眼睛陡然一亮,猛然转过头,看向李二狗,眼神炯炯道。 “你是说,这副世外桃源的景象,不过是给朕演的一出戏?” “呃……也不一定。” 李二狗摇了摇头:“王家村的人的确待人和善。” “但……陛下,草民是说,王家村本来就压根没有集市。” “各个村儿的村民,想要买点什么东西,都会去城里。” “反正也不远,哪怕是入冬下雪,顶多也不过是一天一夜的事……” “朕明白了。” 云帆轻轻点头,随后迈步上前,突然朝一名摆摊的小贩走去。 “诶,陛下!” 李二狗二人赶忙追去,然后就见云帆蹲下身来,指着摊上的一匹兽皮,温和笑道。 “老翁,这兽皮怎么卖?” 摆摊小贩是个年近六旬的白须老头,脸上皱纹挤成了一团,但总体来说,还算和蔼可亲。 “呵呵呵……小伙子,这兽皮啊,卖五个铜板。” “哦……五个铜板啊。” 云帆夸张的昂起声调,装作惊讶模样,道:“老翁,您不是我们王家村的人吧?” 此时云帆的装扮就是一普通人家的农村小伙,他这话一问出,摆摊老翁的脸上顿时一僵。 这股僵硬很快就被摆摊老翁掩饰过去,随后笑呵呵道:“小伙子,你咋看出来的?” “老翁我的确不是王家村的人,是隔壁胡家村的。” “哦~胡家村啊。” 云帆又是拉长了音调,紧接着又夸张般的张开了大嘴,惊讶道。 “老翁,您是做什么的呐?” “不会是做猎人的吧?” “呵呵呵,小伙子,你莫要拿老头子我开涮了。” 摆摊老翁笑着摆摆手:“老翁我都半截入土的人了,咋可能还去打猎嘞?” “哦~这样啊……” 云帆再次拉长了声调,这次云帆明显发现,老翁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老翁,您是不是城里人啊?” “诶我说,小伙子。”老翁有些怒了:“老头子我都说了我是胡家村的,你咋就这么犟呢?” “还城里人,老头子我这辈子连城都没去过,就是一种地的!” “哦~这样啊。” 云帆忽站起身,脸上突然挂起了冷笑:“那老翁,你这兽皮,可来路不正啊。” “小伙子,我告诉你,你可别血口喷人啊!” 老翁猛拍大腿,起身指着云帆鼻子喝骂道:“不买东西来这找茬就算了,现在竟然还污蔑我这个老人!” “你爹娘就是这么教你的吗!” “陛……范兄,范兄!” 这时,李二狗与李三福也匆匆赶来。 李三福装作云帆朋友,忙给老翁陪笑道:“您别生气,您别生气!” “我这兄弟啊,就是太好奇,您多担待,多担待……” “哼!” 老翁冷哼一声,卷起摊位,拂袖而去:“老头子我不跟你们计较,什么胡家村待人和善,我呸!” 随后,这老翁直接钻入了人群,不知了去向。 云帆盯着老翁离去的背影,眼神阴晴不定。 “范……范兄,我们走吧。” 李二狗一旁拉了拉云帆的肩膀,低声提醒道:“陛下,再不走,村长可就要来了。” “您不是说,要多在民间看看吗?” 云帆这才是回过神,瞥了李二狗一眼,转身离去。 “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