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新都的建设还在火速进行着。 西、北、南三区已经基本开荒完毕,只剩下打地基建房屋。 至于东城区…… “那些村民,还不愿意搬走么?” 院落中,云帆躺在摇椅上假寐,旁边站着小红侍奉,辞白不敢抬头,低声回答。 “是的陛下,而且经属下调查,这些村民的背后,有林家的指使。” 辞白顿了顿,凝声小心试探道:“陛下,要不然属下去?” 辞白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云帆缓缓睁开了眼,瞥了眼辞白,挥了挥手让小红退下,伸了个懒腰淡淡道。 “你以为,朕不想么?” 云帆面露冷笑:“若非怕影响朕亲自制定的国策,那些刁民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辞白闻言缩了缩脖子,低声道:“那……陛下,现在该怎么做?” “其他三个城区都已经正式步入建设状态,唯有东城区,尚未开荒。” “可偏偏东城区还是最重要的民居区……” “这些朕比你清楚。” 云帆从躺椅上站起,负手而立,淡淡道:“这林家想的,无非就是搞土地兼并。” “把地皮房子搞到手,然后租给穷人,顺势借着这层身份,一跃成为世家豪门。” “可朕就偏偏不让他们如意!” 云帆神情逐渐变冷:“商人逐利,像林家这种家族,冒出一个朕打一个,冒出一群,朕就灭一群!” “朕可以为了发展给商道大开方便之门,但只要是在朕的治理下,就绝不会让他们得寸进尺,凌驾于百姓之上!” 辞白沉默不语,他发现,他越来越看不懂陛下了。 一边给江武商会免税,并开创股份制,一边又极力打压商道发展……陛下这么做是图什么呢? 倘若云帆知晓辞白心中所想,心情定会倍感复杂。 云帆为什么要一边扶持商业,一边又极力打压商人? 一是因为在农耕时代,农业才是一国之本。 二则是因为前世的经验告诉云帆,商人的地位一旦在一个国家被抬高到本不属于它的位置时,就会出现大问题。 从而,另一个统治阶级也会孕育而生,那就是财阀! 在这个时代,应称为商会。 云帆是绝对不可能,让这种寄生虫式的畸形产物,诞生在自己治下的国家。 但商业,又从来是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所以,他也只能是这样。 一边扶持,一边打压。 “辞白。” 云帆面色平静,凝声开口:“朕要亲自去那几个村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现在去将李二狗和李三福叫来,这附近他二人应很是熟悉。” 辞白犹豫片刻,勉强点了点头。 “那……好吧,陛下小心!” 很快,李二狗和李三福两人,就在辞白的带领下来到了院落。 “那臣就先告退了。” 辞白拱了拱手,恭声道:“陛下若遭遇反贼,定要告知卑臣……” “知道了。”云帆挥了挥手,打断了辞白:“西城区的建设你多留意,另外快过年了,我大铭今年虽百般不顺,但这个节,一定要过的红红火火!” “一定要让朕的子民知道,朕还在,大铭还没有亡,也不会亡!” “这件事,由你和苏列文去操办!” 辞白郑重点头:“明白!” “退下吧。” 辞白离开后,云帆将目光放在了李二狗两人身上。 此时,两人正满脸紧张,忐忑不安的低着头。 “你们两个,对东城区中的其他村庄,还算熟悉吧?” 云帆直接开口问道。 “熟悉,非常熟悉!” 李二狗连忙回答:“东城区……回陛下,东城区并不算大,人也没有多少,逢年过节几个村子间也会互相交换东西,以物换物。” “我和三福除了几个比较远的村子没去过之外,李家村附近的几个都非常熟悉!” “好!” 云帆点点头,缓缓道:“朕要去东城区的几个村子一趟,你两二人有没有兴趣跟着?” “有,当然有!”李三福拼命点头,躬身道:“能与陛下同行,乃草民的荣幸所在!” “不必这么客套。” 云帆摆摆手,打量了两人一眼,淡淡开口:“换身衣服,立刻出发!” ………… 除了已经整体搬走的李家村,整个东城区,还有整整十个村庄。 而这次闹事的,就有七个。 剩下的三个因为在边缘,所以也在辞白的安排下,开始了搬迁。 闹事的这六个村子的村民,总共有一万余人。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至少在云帆看来,是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 现在惦记他这个大铭皇帝死的势力,恐怕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既然如此,就更不能让那些虫豸抓到把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他亲自制定的国策——由忠君到爱国。 也就是所谓的培养国民凝聚力。 很显然,如果云帆真按照辞白所说,将这些闹事的村民都杀了。 那么短时间内,他的名声与威望绝对会一落千丈,之前为洗白而做的努力也会付之东流,而且短期内不可能再恢复过来。 而且大概率还会引起天下儒士的口诛笔伐。 要知道,因为他重法轻儒,民间明嘲暗讽他的诗词文章都已经能把人埋起来了。 这还是在他极力洗白自己的情况下,倘若再干出点天怒人怨的事,那整个舆论阵地恐怕都要丢失了。 更何况旁边还有个颂朝虎视眈眈,颂朝麾下的名人墨客绝对会抓住他露出的把柄,大造声势,从而抢夺所谓的正统性。 这同样是对整个大局极为不利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云帆就要采用怀柔政策。 相反,云帆打算像以前一样,同样用杀的方式,镇住这些刁民! 当然,杀的是谁,那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