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04章 第一次全面进攻(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州,本是大昼帝国用来划分诸侯国的时代产物。 像自诩帝国正统的北昼,就能够从中窥其一二。 幽州诸侯等级最高不过伯爵,而战州诸侯最高等级却是武国这个昼皇亲族。 而也因此,州的用处也仅限于此。 在州之下,大昼帝国并没有具体的行政区划单位。 而北昼,就至今仍处于这种状态。 诸侯国之下,就只有村、县、城这种模糊的单位。 而南朝同样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规划了省以将州分划,但省之下也仅仅是有“平原”“森林”“群山”这种地理概念。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实在是太弱了。 不然铭庭也不至于在知晓分封劣处后,仍分封了数个亲王,而镇南镇北二王仍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如果没有镇南王与镇北王,那镇南之地和北方对于铭庭而言,和云帆前世明朝时期女真部落对于大铭的概念几乎一模一样。 但镇南镇北二王的所受封地,可谓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 虽然二王的的确确的抵御了外族侵扰,但也让镇南与北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离了朝廷。 当然,铭庭的历代君王并不是傻子,自然是知晓镇南镇北二王的一举一动。 所以总督一职,应运而生。 总督一职完全是铭庭第三代君王铭武王的首创改革,而铭武王,又是南朝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霸道君王。 总督一职被铭武王授予了极高权力,统管一省除军队外的所有事务,但总督府中的其他官职,要交由中央任免。 南朝的行政制度不可谓不落后,但总督制,的确对于整个南朝而言都是一大进步。 毕竟在铭武王时期,乱世也才刚刚结束不过十几年。 正是百废待兴之际。 而铭武王的想法,就是通过集权而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加速发展。 不得不说,在铭武王的高压政策下,总督制的确是让铭庭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了过来。 但这也让各省总督成为了一方世家,在这种情况下稍有才华的总督便可将本省经营成铁板一块。 因此各省总督如此虽成功对藩王进行了制约,但总督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在铭武王面前。 于是,铭武王又进行了一次称得上是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场改革用四个字就能够概括,那就是各省轮值。 这次的改革并非是铭武王首创,相反在颂朝是最基础的政策,每个官员在一地值守三至五年后,便要调离,前往他省继续任职。 尤其是在颂朝军中,此政策执行的最为严格。 也因此,颂朝的军队是将不识兵,兵不认将,虽避免了兵变,但也让军队实力大打折扣。 所以铭武王一推出此令,就遭到了大量抵制。 名义上是劝铭武王切莫步了颂朝后尘,实则是各省总督不想放弃当下手中的权势。 除了没有军队,各省总督亦如一名异姓王。 结果显然易见,铭武王平生作风都极为霸道,更何况这些总督本就是他提拔而来,知根知底,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彻底完成了改革。 从此,各省轮值成了铭庭传统。 但铭武王此举,对于南朝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是残废的行政制度而言,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 一旦中央衰落,那各省总督,完全不可能轮值。 甚至即便是轮值,也只会轮值到隔壁省份,反而加强了地方总督的实力。 而这种情况,也着实是在云帆这一代君王中出现了,而且更为严重。 各省总督彻底割据一方,若不是云帆即时采取对策,恐怕此时江南、临南乃至镇南都已脱离铭庭。 不过,纵是如此,还是有一省是从真正意义上,脱离了大铭。 那就是桐省。 颂朝余孽的大本营。 随着云帆与颂军的交锋愈发激烈,颂贼余孽的整体情况,也逐步在暗衣堂的不断努力下,呈现在他面前。 毫无疑问,颂朝余孽的现今首领,是女皇姬灵韶。 颂朝本保守封建,让一介女流成为其首领,本就是不合常理的事。 唯一较为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姬灵复才智势力皆不如姬灵韶,才不得不让出位置…… 可姬灵复,明显不是这种人,最起码在才能方面是与姬灵韶不分上下。 而且据暗衣堂的情报,姬灵韶的父辈,也就是上一代颂贼首领,曾生下三子一女,可现在也只不过是出现了一子一女罢了。 剩下的两子呢? 只能是被杀了,不然怎也轮不到姬灵韶来当这个女皇首领。 可又是谁杀的呢? 自是某代铭王。 不得不说,颂军能苟延残喘三百年,还能爆发出如此势力从而复国,的确是天命使然。 但一些忠心世家的功劳,却是不可磨灭的。 南朝无世家。 这是北昼贵族对南朝的一句戏谑,一句嘲讽。 但这并不代表南朝真的没有世家。 何为世家? 延续数个王朝,家族子弟散落遍地还能藕断丝连,即是世家。 而桐南胡家,便是自颂朝建国,延续至今足有六百多年历史的真正世家。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若非桐南胡家是颂朝死忠,恐怕此时仍会是铭庭乃至九州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只是这世上没有如果,胡家因为是颂朝死忠,多次被铭庭围剿,可又多次化险为夷。 靠的当然是军队,桐省作为颂贼余孽的大本营,还又临海,即便铭庭全力打击,颂朝余孽也大可逃到海上,等过了风头,再回来继续经营。 所以在桐省,颂朝的影响力从未断绝过。 而值得一提的是,桐南的总督是胡荆庭,而且自打上任就从未变过。 更讽刺的是,胡荆庭有铭庭亲自盖章批准的任职文书,是真正的合法可查官员。 而根据暗衣堂的情报,铭庭对桐南发起的清剿,都是由胡荆庭这位桐南总督,率军击退。 可以说胡荆庭真的是在姬灵韶等年青一辈人物出现之前,颂朝余孽中的真正顶梁柱。 若没有胡荆庭,颂朝余孽别说复国,早就被铭庭一锅端了。 而有如此老将坐镇,今夜水战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果不其然,一开始铭军在梁伏纵这名猛将的率领下的确势如破竹,接连击沉五艘中型战船,不断挺入颂军水域,大有直接登陆之势。 可就在届是,几十艘小型战船突然出现,梁伏纵是满心不屑,要知道他这次可是带出了三艘楼船,这种战船体量极大,高有足足五米,除了颂重弩,其他战船只有被撞碎的份儿。 然事实有一次向人们证明了,在战场上,轻敌的代价是惨重的! 这几十艘小型战船竟皆配备了迷你般的颂重弩,虽威力大打折扣,但穿透力却没有减弱半分! 一时间,高大的楼船成了活靶子,几十艘小型战船就犹如海底的食人鱼,一口一口将楼船这头鲨鱼撕成了碎片! “哗!” “救命啊!” “快逃,快逃啊!船沉了,船沉了!” 最后一艘楼船终究是进了水,梁伏纵站在旗舰上面目呆滞,其他将领看着逐渐沉没的楼船,也是沉默不语…… 楼船上的铭卒如下饺子般落入水中,倒霉者直接被楼船上破碎的木块砸入河底,运气好些者则抓住残碎木块,寻得了一线生机…… 然而,在颂营中。 胡荆庭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身披皮衣,拄着拐,静静看着河面上的惨状,面色平静无波。 “主帅,天凉,回去吧。” 胡荆庭的一名亲信面露担忧,低声劝道。 “放箭。”胡荆庭答非所问,轻吐出二字,闭上了眼。 亲信沉默,抬起手欲言又止,最终却也只能放下,摇头一叹。 胡大人,还是如从前一样冷血! 亲信感叹过后,神情同样变得漠然,走到军阵前,冷冷传令:“放箭!” 刹那间,成千上万支箭矢冲天而起,直朝河面上的落水铭卒飞去! “啊!” “卑鄙,卑鄙!” 一时间,河水都成了红色。 绝大部分的铭卒,都死在了这一波的箭雨上。 但也有铭卒,靠着潜泳和掩体,躲过了一劫。 “咚……咚……咚!咚!咚!” 可这时,颂军真正的主力舰队出现了! 但铭庭舰队中的主要战力,三艘楼船,已然沉没! 剩下的,都是些中小型战船,在同等体量下,不可能会是弓弩方面装备发达的颂军对手! 梁伏纵紧咬着牙,双手指甲都是扣进了肉里,才狠狠吐出一字:“撤!” 这场战争来的快,去的也快。 铭庭总派兵力三万余,最终损失过半,而颂军仅是损失了十几艘小型战船,几艘中型战船和一艘大型战船。 总损失兵力不超过万人。 至此,铭庭所发起的第一次全面进攻,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