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章 找一个起点筑阶梯(1)(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和流通企业员工不同,银行职员的发展与生产除了强调技能和岗位绩效外,更强调在组织内的作用,强调个人能力在团队中发挥的状态。

如果你仅有技能,那只能说明你胜任现在的岗位工作;如果你绩效好,只能说明你干得还不错;如果你的能力在团队中得到充分发挥,能够组织团队成员共同完成艰巨的任务,那你就是这个团队中最优秀的,你才可能为自己的发展筑起坚实的阶梯。

每个人都是通过一个个阶梯发展起来的,没有特殊情况很难超越相应的阶梯走上去。

只有盯住前面的阶梯,才能知道怎样走上去,什么时候应该踏上去,才能明白踏上这个阶梯以后应该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避免盲目。同时,还要紧紧盯住脚下的阶梯,减少踏上台阶前的各种失误,稳妥地走好每一步,避免踏上之后再跌倒。

个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攀登阶梯的过程,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向顶峰进发。然而,在攀登过程中,有的人如愿以偿,欢欣鼓舞;有的人则半途而废,悔恨交加。相同的过程却有着不同的结局,大多与起点选得是否准确、阶梯设计得是否合理、平台搭建得是否牢固有关。

在个人发展中,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就要选好自己的起点,设置好适宜的阶梯,不断调整攀爬的方式。必须在自身实力和持久耐力的支持下,一步步接近目标,不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随便搭设阶梯乱爬一气。

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能力、耐力等差别,找到适合自己的起点、台阶和方式才有可能稳健地走上通向目标的阶梯,既不疲于奔命,又不浪费生命,积极稳妥地走向未来。

银行不是为你预设的

银行是谁的?估计很多银行职员都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决定了不同的从业心态和工作方式,因此工作结果和发展结果也会不同。

不管银行是谁的,只要你对这家银行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就应该适应这里的环境和文化,自觉融入这个组织中去,否则你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一个银行不是为你个人而设立的,你进入银行的那一刻,所有的规则都规范完毕,你只能严格遵守,特别是那些红线规则,一旦撞线就会倒霉。

银行确实是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极尽表演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上的一切都不可能是为你特设的,只有你独特的表演赢得赞赏之后,舞台才有可能为你做一些改变。

银行职员要记住:进入银行的第一件事不是想改变什么,而是能适应到什么程度。只有你的能量足以改变原有的环境和条件,他们才可能为你改变,支持你的能量释放。

你适应得越好,就越容易被接纳;你越优秀,就会有越多的东西因你而变;你越是有能量,就越有话语权。

适应,应该是进入银行的第一个阶梯。

欲速则不达

谢先生进入了一家农村合作银行,他是这家银行的第一个研究生,领导们把他当宝贝一样看待,他也自视甚高,想尽快成就一番宏伟事业。

按照规定,新员工都要到基层网点学习锻炼,可是他不想去。为了保护他的工作积极性,领导把他直接留在了总部办公室,协助董事长做战略管理工作。

他来到农村合作银行不到一年,就给董事长写了几份报告,对行里的各项事务进行评价,抨击行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和办法。

董事长虽然对他写的几份报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进行了表扬,但是并没有按照他的意见进行整改,还嘱咐他多了解本行的情况,特别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全面看问题。

这样过去了半年,行内的一切都按原有的节奏和秩序运行着,他的意见并没有真正为该行领导所采纳。他有些沉不住气了,直接找到董事长,严肃地批判董事长不作为,并说:“这样长期下去,行里会出问题的,到时候你是要承担责任的。”

董事长没有责怪他,也没有给他更多的解释,而是派他到基层去,做长期的全面调研。董事长的目的是让他多接触一些实际情况,全面了解行内的情况,避免意气用事,因为那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得问题复杂化。

他到基层几天后就跑了回来,向董事长汇报说,自己在搞调研时,基层的领导和员工都不配合,找他们谈话都说没时间,让他们填调查表,他们看也不看就乱填一气,他们还认为他的调查研究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在他眼里,这些人的观念太落后,思想太陈旧,只想着自己和本单位的事,缺乏大局观念,于是他提议董事长好好整顿一下。

董事长告诉他:“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做事情的方式也就不同。看问题要多从基层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如果仅仅从工作的角度出发,大家没有理由为你的工作开展创造条件,他们有他们的工作,做好他们的工作是本分,帮助你工作那是情谊。”听到这番话,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心里非常不满,甚至认为董事长不具备银行家的素质、气质和魄力。

后来,他隐约感到董事长不是他的依靠对象,于是与董事长疏远了。而董事长也渐渐地不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他慢慢空虚了起来。

他本想在三年时间里成为支行行长或是办公室主任,可是三年过去了,升职的事连个影子都没有。什么时候能如愿以偿,他心里实在没有底。

这时他想到了跳槽,可是由于他没有接触过具体业务,这几年只是围绕着董事长转,办公室的工作他也没有全面接触过,实在没有什么恰当的岗位可以跳,也没有哪个行成为他的跳槽目标。他有些心灰意冷,从此一蹶不振。

谢先生很有知识和本事,但是他没有找到确切的知识附着点,没有找准释放本事的方式。

在任何岗位,银行职员都不应该只从自身出发看问题、想事情,而应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想法。

在工作岗位上,不要想别人应该对自己负责。一个人只能通过对别人负责,才能换取同等的待遇,才能得到关键时刻的帮助。

有时候,你的想法行不通,不是想法本身不好,而是你表达想法的方式不能够被人接受,或者让人反感。

人不能光凭一腔热血来工作,除了激情外还需要有智慧。

谢先生刚入行时,各方面对他都是有利的,但是他却没有把这些有利因素的效果发挥出来,更没有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和看问题的方式,银行高管们看问题,往往会比普通职员看问题更全面、更深远一些,但是谢先生忽视了这一点。

银行从来不造“空中楼阁”

银行本质上是企业,是企业就要讲效益,讲效益就容不下虚假。

银行既然是企业,它的运行就需要靠一定的基础,就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任何无效的活动都将影响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优秀的银行职员也一定是基础扎实、按规律办事、讲求工作实效的人。

优秀的职员总是能够创造相应的业绩,而且总是能够用业绩来证明自己。

任何业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要创造相应的业绩,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和长时间的准备工作。

银行是个高风险行业,为了保证经营的连续性,对职员“三性”的要求特别高,任何跳跃式发展都是危险动作。银行的任何活动都是为未来打基础的,职员的优秀也正是表现在这些基础性工作上。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