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把全行总体经营计划在自己的支行进行细化,按照总行的要求制订本行的经营目标和任务,并按考核权重进行排序。
然后,他在本行进行目标和任务的分解,把具体工作分配到人,并定出本行的考核办法,让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都可计量。
就银行的整体工作来说,任何一个支行都不可能使其所有的工作在上级考核中都排在前面,但是如果支行的主要项目排在前面,整体上看也不会落后。
他为了跟上全行的整体经营计划和考核,一直加强与总行的沟通。除此之外,他还非常注意研究监管政策走向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2009年,银行监管当局力推小企业贷款,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他经过研究发现,在这样的经济政治大背景下,银行本身也一定会跟进,小企业贷款额度和比例也会列入考核。他提早做好准备,调整贷款结构,想办法让一些小客户获得贷款指标。果然,上级规定:从下个年度开始,小企业贷款列入全行的整体考核。由于他准备得早,考核成绩自然不错。
他刚到支行时,为了稳住规模,做了一些保证金存款。后来他发现,政策不支持这类业务,他便想办法迅速解决保证金存款的替代问题。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到了第二年,保证金存款仅作为数据,而不再赋予权重,他提前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考核排名提高了好几位。
他经常对全行的经营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规律,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帮助。
他对全行的统计资料分析后发现,随着全行规模的扩大,储蓄存款比例已经很低,这明显不利于资产负债的匹配和业务稳定。于是,他先从本行开始加大储蓄存款的考核力度,并加大储蓄存款的宣传,使得本行储蓄存款增加速度变快。接着他向总行建议增加储蓄存款的考核力度,得到总行的肯定。储蓄存款列入单独考核项目后,他的考核位次又向前移了几位。
对于那些非核心或者权重不大的工作,他也将其放在整体工作中考虑,并顺便做好,这也使得他在领导和同行中加分不少。
由于他总是主动把工作做在前面,甚至想在总行的前面,在总体考核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同时对工作总体的把握比较平衡,没有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2011年,他的季度考核位次均保持在前几名,他的声望和地位也逐渐突显出来。
实际上,银行职员总觉得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出力不少,可是得到的并不一样多,常有人愤愤不平,可是并没有多少人认真想过出力相同而收益不同的原因。
如果银行职员都能够像尹先生那样,把每件事都做到关键处,把每件事都做得有效率,把每件事都做得与众不同,其业绩就会突出,就会让人刮目相看,就能够在群体中突显自己。
尹先生做的高难度工作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对所有的工作都做了深入研究,都进行了周密的计划,能够突出工作重点。
人与人的不同,不是表现在所有的事情上,而是表现在关键的事情上。
做好关键的事情,核心的内容就存在了,其他事情只是起到规模的作用。
优秀的职员一定知道组织上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该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展现出自己的实绩,知道自己如何能够在团队中被清晰地分辨出来。
银行是你用来画圆的一张大纸,它会根据你的能力和素质延展或收缩。只要你的圆心在这张纸上,你就可以尽情地画下去。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是把银行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他们会借助银行的舞台来成就自己,不会让个人英雄主义恶性膨胀。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是那些从不多事,却一身本事的人。
优秀的银行职员始终是那些持续学习、大胆实践的人。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能恰当地把握自己的职业素质与岗位工作的“存贷比”,严格控制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超贷”现象。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是乐于做小事,能够做大事,敢于做难事,做事有始有终,无论放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的“金螺钉”。
就个人来说,必须要让人感觉到你的重要性,认可你的能力;要成为团体的核心,始终站在队伍的前列;带着队伍前进,而不是被别人带着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