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婚的前一日,是催妆的日子以及铺床的日子。
早早的黄家的两位媳妇子就得了连氏的吩咐笑容满面地来了定西侯府,然后带了李芸娘这边安排的人去国公府。
快到了正午时分,两位连少夫人才带了人返回来,说了些吉祥的话,李芸娘留了两人吃了午饭,然后两妯娌才告辞回黄家。
清宁看着一屋子的红色,有些恍惚,她明日就要大婚了。
正是恍惚着,外头传来一阵热闹的喧哗声。
“世子的人过来催妆了。”玉簪高兴地从外面走了进来,说道,“小姐,奴婢听手这迎妆的人有傅公子,有顾家的九公子,有魏家的四公子,还有黄家的小公子,威宁侯家的世子,礼郡王世子……”
都是名门世家子弟,都是颇有盛名的才俊,不是那些个纨绔,这是想来是苏斐安排的人。清宁微笑着问了一句,“外面很热闹吗?”
“嗯,很热闹。”玉簪目光亮晶晶的,笑着点头,“奴婢再出去看看,等会回来与小姐您说?”
“好。”清宁点头。
“是你自己看热闹吧,还非得拉了小姐的做面子,毛毛躁躁的。”茶梅忍不住就扭头,斥了一句。
玉簪被茶梅说穿了心思,带着羞涩忙低下了头。
“去吧,她懂分寸的。”清宁温和地笑着说道。
“小姐,奴婢马上就回来。”玉簪说一句,然后朝茶梅吐了吐舌头,这才走了出去。
等傅景行等人做完了催妆的仪式,就开始发嫁妆。
一百二十抬嫁妆,前面是宫里皇上与皇后娘娘赐下的添妆,然后是金银玉器,铺子,田产,陪嫁庄子是用黄梨木雕雕成了小小的缩影,绫罗绸缎,四季衣裳,满满当当的一百二十抬手指头,往齐国公府发,从定西侯府到国公府一路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热闹非凡。
孙氏听得身边的丫头说着那嫁妆,一张脸都阴了下来,几乎是咬碎了一口银牙。
一百二十抬,这萧家是嫁娘娘呢?这两位皇子妃的嫁妆也就一百二十六抬呢!
见孙氏脸色沉了下去,一旁的丫头与婆子都噤了声。
只有武妈妈笑着给孙氏倒了一杯茶,低声说道,“想来,定西侯夫人是怕这个前夫的女儿受委屈呢。”
所以才把女儿风风光光地嫁了。
闻言,孙氏接了茶喝了一口。
李芸娘肚子可是怀了萧岭的种,那丫头虽是上了萧家的族谱,如今是定西侯府的嫡长女,可她骨子里流的可是沈家的血。
萧岭是一个大男人,自是不会想那么多的,更何况很快就会有了自己的骨血,对这个继女定也只会客客气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