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赵国?”
“我曾经在赵国做过多年的质子,对于赵国相当熟悉。”
“齐国临淄到兴国雍城、燕国蓟城到楚国郢都,这是当今天下最两条商贸往来线路,每年创造的利润难以想象!”
“赵国邯郸,却正好在这两条商贸线路的中心交汇处,因此拼接商贾之利,赵国可以获得大量的税收。”
“自赵武灵王展开胡服骑射,任用乐毅为将领,大破魏国七十余城后,国势更是达到了巅峰。”
“可是,商贾之富、骑射之强,看似没有弱点的赵国,却有着十足的破绽!”
卫书喝了口酒。
赵、奏两国交好日久,赵国给奏国提供先进的战法、铸造工艺,奏国则主动派出质子。
武政,就是奏国派往赵国的质子。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赵、楚两国之间存在的矛盾。
虽然说,赵楚两国是盟友,共同压制东方的齐国。
但是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
关中的兴国、三晋之一的韩国都是楚国的盟友。
换句话说,赵国不能向沃野千里的关中之地、富庶的韩国地带进行扩张。
只能向西方的齐国、南方的魏国、东北方的燕国、西北方的异族等方向扩张。
可是赵国也不傻,不可能乖乖充当楚国的打手。
将三晋之地看为囊中之物的赵国。
不可能舍近求远,放弃富庶的魏、韩两国,而去攻略中原之外的贫瘠土地。
而赵楚两国还未翻脸,反而还结盟的行径,还得归功于如今的利益划分。
破齐后。
赵国吞并魏国、楚国吞并淮泗流域小国。
这是两国合作的基础。
不过这种以利益而联合的同盟,十分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