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却是不老少,这些口粮就成为一家人的口粮了,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工人都舍不得买单位的餐票。
因为单位做出来的都是干的,同样的斤两加水煮成糊糊都够一家人吃的。那个时候,粮食全部是配给的,成年人每月是二十五斤半到三十二三斤之间。
有意思的是,城镇居民如果非体力劳动者,只供应二十五斤半。至于他们教师和干部社会地位较高,一般配给在二十八斤左右,体育老师因为热量消耗大,每月还多几斤。
诸如钢铁工人等重体力消耗着,配给较多,一般是30多斤。每月二三十斤粮食,在我们今天看来足够了。
但在那个时候,肉食什么的都是限量供应的,可以说一家三口一个月才吃一次肉,再从事体力劳动,这二三十斤的粮食可远远不够。
陈煜找了一节绳子把衣服和鞋子给绑到一块,张玉玲先帮他把衣服带到她的办公室。
让他等下班了再和她拿,省的没地方放,人多手杂给丢了。别看陈煜不怎么把工装当回事,但这工装可是好东西。
在这个布料紧缺的年代,一家人想穿新衣服,都要靠这工装进行改装。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看衣服就知道是军区大院的还是工人大院的原因。
衣服让张玉玲先带到办公室给他放着,正好自己去逛逛这轧钢厂,等下了班方便回家。
兜兜转转逛了一下轧钢厂,发现车间生产的时候是不让进去的,而且还被保卫科的人拉着问了几回,要不是有证明,少说要关上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