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俭此话一出,朝堂瞬间哗然。
冲锋的号角吹响,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响起。
“唐尚书,你在朝堂上如此替那位神医说话,是不是暗中收了什么好处?”
魏徵怒目而视,率先发起冲锋。
他虽是个喷子,但却是监察百官的喷子。
所以当唐俭说出这番话后,魏徵立刻将枪头对准唐俭,开火!
“是啊,唐尚书,我们身为朝廷大臣,要就事论事。”
“唐尚书,那位神医治好了皇后的病,确实是大功,但是封县伯,这奖赏实在是太过了。”
“陛下,臣以为,若真封那位神医为县伯,那天下之人必然会效仿之,纷纷跑去学习医术。”
“到时,整个大唐将无一人入仕为国效力,无一人征召抵御外敌!”
“陛下,臣请求,取消赐封县伯一事。”
“臣附议。”
“……”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心里却乐开了花。
你们现在越是跳脱,等会被打脸的越狠。
他没有理会大臣们,而是对唐俭道:“唐尚书,整座朝堂,所有大臣,都不同意朕封楚煊为县伯,但为何你却不同?”
唐俭躬身道:“陛下,在说明此事之前,可否容臣上奏另一件事。”
“准。”
李世民颔首。
“谢陛下。”
唐俭推了推手中的玉笏,咽了咽口水,以便沙哑的嗓子中可以传出最大的声音。
“陛下,臣找到了解决灾荒的方法。”
轰——
沙哑的声音,如一道惊雷般,在太极殿内炸响。
炸的满朝文武大臣头晕目眩。
炸的满朝文武大臣心里一颤。
他刚才说了什么了?
找到了解决灾荒的方法?
凭什么?
满朝大臣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凭什么你却可以解决?
整个太极殿再一次地安静了下来。
落针可闻!
今天的太极殿,恐怕是这么多次上朝以来,最安静的一次。
“哦,不知唐尚书有什么方法解决灾荒?”
李世民扫了眼底下惊骇的群臣,满意的点点头。
此时,在整个朝堂内,也只有他,唐俭和长孙无忌三人最为平静。
听到李世民的话,群臣醒悟过来,齐刷刷地看向一脸淡然的唐俭。
唐俭没有吊胃口,回答道:“回陛下,这个方法其实也不算是臣想出来的,而是楚煊楚神医想出来的。”
“楚神医有一物,名为土豆。”
“土豆十分神奇,它的产量可以达到每亩二十石以上。”
“而且,这个土豆成长起来的时间也十分短,只需要一到两个月。”
“臣的方法便是让百姓自行种植土豆,朝廷继续放粮一两个月,便可解决灾荒。”
唐俭的话,再一次将朝堂的气氛点燃。
“什么?唐尚书,你说的可是真的?”
“土豆?亩产二十石?”
“只需一到两个月?”
“又是楚煊,真乃一神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