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15章 塔尔努夫上空的王牌飞行员(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德玛尼亚飞行员们学到这招,也就是刚刚才一两个月的工夫,用得并不娴熟,但今天这种场合也已经够了。

这个动作的产生,跟射击协调器和前射机枪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有了朝正前方开火的机枪,飞机作战时要经常机头对敌,而为了更好地机头对敌,殷麦曼上校就发明了这个动作。

露沙飞行员们很想保持盘旋侧射,但敌人经常一晃而过,又来到了自己的后上方,让露机非常难输出火力,而德机却始终能从容开火。

“哒哒哒~哒哒哒~”机枪声响彻整片天空,整个塔尔努夫县上空到处都是冒着黑烟滚滚下坠的露机。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涅斯捷罗夫少校看着一架架战友都被击落,也彻底疯狂了。

他恼恨后座的机枪手无能,怎么就是打不中敌人呢?

双方剩余的飞机总数,从一开始的20比32打到20比21。

后来又渐渐打到20比15、19比10……最后总算是定格在18比6。

露沙人在稳住阵脚后,仍然又被击落了15架飞机,才干掉了2架德机。

打到后来,一部分露沙飞机已经开始掉头鼠窜,想要逃跑,但却因为飞机速度不如信天翁,被轻易撵上,反而毫无建树地被白白击落。

涅斯捷罗夫少校看着逃兵们的下场,就知道自己肯定是跑不了了,他发起狠来,朝着面前一架他能够找到的敌机猛撞过去。对方刚刚击落了他的一架战友,正要盘旋调整位置,速度比较低,涅斯捷罗夫就趁着自己速度比对方快,直愣愣拦截到对方的航线上。

机枪手不给力,那就直接撞!

“喀喇~”地连声闷响,两架飞机都凌空解体了。

那架德机一侧的翅膀直接被撞断,翻滚着往下落。

德机飞行员见状连忙跳伞,靠着翼伞试图朝着后方阵地滑行,争取别落在塔尔努夫县的露沙陆军阵地上。

涅斯捷罗夫少校的飞机,则是在撞击中机头碰到敌人。机头的引擎虽然很坚固,不会撞破,但安装引擎的结构件却没那么坚固,在这种撞击中,引擎毫不意外地直接被撞飞脱落了。

涅斯捷罗夫少校开着一架机头和引擎整个消失、只剩下两个翅膀的飞机,摇摇晃晃还想挣扎滑翔,结果还是失控了,反而错过了跳伞时机,在迫降时撞死在地。

(注:涅斯捷罗夫历史上就是撞击后摔死的,就当尊重他命运吧)

剩余几架露沙飞机,也都被围杀肃清,最终战果:32比3。

如果没有那个直接撞击的案例,本来有可能是32比2。

不管怎么说,露沙人尝试夺回侦查制空权的努力,以彻底失败告终。

德玛尼亚飞行员们回到基地,纷纷开始清点战果和损失,并且联络前方部队,搜救跳伞飞行员。

最终,统计得战果如下:奥斯瓦尔德.波尔克少校此战击落3架敌机,加上之前在西线战场也击落了3架,总数已经达到了6架,是德玛尼亚航空部队中第二名王牌飞行员——仅次于他的老领导、战斗机部队的鼻祖和缔造者马克.殷麦曼。

库尔特.斯图登特中尉一口气击落了4架敌机,不过他此前没有参加过西线作战,属于新人,所以距离王牌还剩一步之遥,得下次再努力了。

同样初出茅庐的曼弗雷德.里希特霍芬中尉运气不太好,只击落了2架露沙飞机,然后就被那个发了狂的露军少校队长开着飞机硬撞下来了。不过里希特霍芬中尉及时跳伞,只是受了点轻伤。

加上他操纵翼伞的水平很不错,在前线落地时,还能控制着伞往己方阵地飘,已经被陆军战友救回来了。

里希特霍芬估计得养伤沉淀几个月,好好反思总结今天这一战的经验教训,下次再复出时,应该就能有所突破。

……

空中那交换比悬殊的空战,也让地面上的露沙军士兵士气愈发低落。

他们眼睁睁看着己方的飞机如同下雨一般坠落,敌人却几乎没什么损失。德第21军的远程加农炮群,则在侦察机的报点下,把露军的重炮群一个个反制点杀。

仗打到上午9点多,露沙军在塔尔努夫县的重炮群已经哑火了一大半。

正面战场上,别林诺夫斯基军长眼看着自己手头最后的底牌也损失得差不多了,火力准备却还不充分,也只能硬着头皮让己方步兵以人海冲锋的战术、朝着德第39军的阻击阵地冲过去。

他只能指望,一大早那番炮击,好歹削弱了敌人一部分力量,现在再冲阻力不至于太强。

但他很显然失算了。

德39军的士兵们,一个个从炮弹坑里、从散兵坑里、从田埂水沟边冒出来。重新组织起防御火力,对着沿铁路冲锋、试图打通归途的露沙兵疯狂扫射。

德39军原本隐蔽得很好、憋了很久的10几门105野战炮,加上那24门从哥萨克骑兵手里缴获来的75野战炮,也纷纷开火。

德39军非常沉得住气,他们一开始根本就不跟敌人对炮。

炮对炮的任务,就全交给21军的战友,充分信任战友。

这些好不容易部署到敌后的少数炮兵,当然要用在刀刃上、用在敌人发起总攻冲锋的时候!

冲锋的露军完全没料到敌人这么沉得住气,刚才居然光挨轰不还手、只让队友还手、让空军报点。

猝不及防之下,数以千计人海冲锋姿态的露军士兵,就在毫无掩护的地形上被屠戮,炸成了残肢断臂、碎肉裂骸。

别林诺夫斯基军长的如意算盘彻底崩了。

参与反击的3个师,在短短一两个小时的激战冲锋中就被打残,加起来的死伤者怕是要上万。

剩余的士兵也是精气神彻底被抽干,麻木、迷茫地退回来,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

而德第21军的主力,却在这时候、在利奥波德元帅的精准时机把控下,从东向西,对着露军残部固守的塔尔努夫县,发起了总攻。

绕后的第39军扮演铁砧,已经把敌人撞得头破血流、士气榨干。正面的第21军“铁锤”,当然也要发挥出雷霆之力,一锤定音。

汹涌的德玛尼亚军士兵,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对着县城发起了猛攻。

直到这一刻,守城的露沙军才知道什么是真正充分的火力准备,刚才己方那点半吊子努力,根本就是笑话。

敌人不知道集中了多少重炮,这是志在必得的攻势。

成群的露军士兵已然彻底精神崩溃,面对冲上来的敌人,尤其是其中还夹杂着拿冲锋枪的敌人,露沙士兵的完全失去了防守意志。

他们就是在攻防转换间隙、意志和组织都最薄弱的时候,被敌人抓住了机会,趁他病要他命。

“哒哒哒~哒哒哒~”冲进堑壕区的德军冲锋枪手,对着左右猛烈扫射,肃清堑壕。

如雨的手榴弹,刁钻地投掷进z型壕的角角落落,把藏在死角、心存侥幸的露沙兵也彻底消灭干净。

终于,一排排的露沙步兵被绝望所操控,大喊大叫着愿意投降,成批放下武器。

市中心的露沙军指挥部内,别林诺夫斯基军长听着敌人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以及各处阵地传回的噩耗,也终于意识到塔尔努夫县是注定守不住了,连拖时间都做不到了。

“立刻让各部从敌人还没合围的那一侧、翻越崎岖丘陵地带突围、县城不要了!能跑出去多少算多少!”

可无线电报只能传到各级师部,从师往下再到团、营都得靠传令兵骑马报信。

这个撤退突围令,也不知能有几成下属单位能接到、并且跑出来。

最终,在一整天加一整夜的混战后,当时间过了5月13日的午夜、来到5月14日凌晨。

塔尔努夫-戈尔利采一线的共5个师露沙军,戈尔利采的57师等于是被全歼了,其余4个师里,填线顶住德21军的露54师,和正面强攻德39军的露56师,也都几乎全灭、没死的也都被俘了。

只有作为总预备队的第55师和侧击的58师,逃出去了一部分人。

他们或许能回到后方的热舒夫,或许能回到普热梅希尔要塞,具体就看攻守双方谁跑得快了。

另外,被露第8集团军司令布鲁西洛夫上将派来增援的哥萨克第14骑兵师,也在反复冲击德第39军阵地未果后,遭遇惨重伤亡,不得不直接撤退回热舒夫。

5月15日,利奥波德元帅的第10集团军主力,便已完全占领戈尔利采-塔尔努夫这两座县城,以及周边的防线地带。

德第10集团军下辖的3个整编军,开始向热舒夫挺进,并分兵一部、试图南下堵住杜克拉山口,阻止喀尔巴阡山以南的露沙军主力回撤到山北。

露沙整个西南方面军主力的北撤道路,即将被堵死。

——

ps:看昨天的评论有断崖式下跌,可能大家不是很爱看东线的陌生战役,缺乏历史背景基础了解。

所以我会适当加快一点剧情,而且今天会有两更六千多字的大章,累计一万两千多,一口气更完。(早上一口气更完,也不影响大家9点看阅兵)

明天大家就能看出头绪了。主要是这样的大规模战役,战场横跨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全境,德奥加起来七八十万人,露塞罗加起来一百三十多万人。

双方总和两百万人的战役,篇幅短了确实理不出头绪。我已经是天天一万多字往前赶了,大家见谅。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