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14章 围歼塔尔努夫之敌(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填线自有填线的兵去完成。

利奥波德元帅的第10集团军,一共下辖第21军和第38/39/40军,其中后面这3个军都是新扩编的预备役,只有21军是开战时就存在的老部队。

如今,元帅让第21军担任塔尔努夫县正面的攻坚部队,第39军迂回敌后,第38军作为总预备队,第40军留守后方的克拉科夫,并随时加强其他次要方向,防止己方防区出现漏洞。

在第21军这个“铁锤”和第39军这块“铁砧”的配合下,塔尔努夫县防区的那几个师露沙军扛不住多久的。

……

时间转眼来到5月13日天亮以后。

塔尔努夫县地区的露沙军第56/58师,以及后方热舒夫赶来的哥萨克第14骑兵师,终于对刚刚机动到位的德第10集团军下辖第39军,展开了全面进攻。

别林诺夫斯基军长觉得才仅仅半夜工夫,渗透到己方身后的德玛尼亚人规模肯定不多,而且没有重炮,所以攻得非常急切。

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对着德第39军刚刚才挖了没几个小时的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火力准备,然后就是疯狂的冲锋。

德玛尼亚人来不及挖掘堑壕,只能是依托自然地形、以及刚挖壕的散兵坑防守。

露沙人的炮火覆盖过来时,所有德玛尼亚士兵都尽量贴着地面、但又要用手肘撑住地面、让胸腹凌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就像是做不标准的平板支撑。

这样既避免被弹片溅射杀伤,又不至于胸口贴地贴得太紧被震荡波震伤内脏。

所有士兵都在隐忍,都在等待炮击过去,阵地上的士兵布阵也尽量松散稀疏,不给敌人不必要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天空中已经有德玛尼亚人的战斗侦察机掠过,仔细观察着地面上、塔尔努夫县防区内的露沙军炮兵阵地布置情况、精确位置,然后通过后座的无线电给炮兵报点。

位于塔尔努夫县以西的德第21军的重炮阵地,立刻开始对塔尔努夫县城内的露沙军炮兵阵地点名反制。

刚刚上线的150毫米k16远程加农炮,最大射程在19公里,至少超出露沙人同口径大炮7公里射程,可谓是质的飞跃。德炮部署在塔尔努夫县的城西,远处,就能覆盖到整座县城。

所以,德玛尼亚人的重型炮兵,或许因为泥泞无法机动绕后部署、没法轰击到往西后撤突围的露沙步兵大部队。

但要想反制部署在塔尔努夫县城内的露军炮兵,射程却是肯定够的——露军的炮兵阵地,一般会比正要进攻的陆军步兵,更靠西5~10公里,而这点距离差,已经足够县城西侧的德加农炮反制了。

一言以蔽之,就是县城内的露军炮兵轰城东的德军步兵、城西的德军加农炮就反轰城内的露军炮兵。

环环相扣的压制,让别林诺夫斯基军长顿时头大欲裂,他的炮击仅仅持续了没多久,不少重炮就被反制掉了。

他也知道是敌人的战斗侦察机在作祟,立刻急电后方,希望集团军司令布鲁西洛夫能尽快派战斗机来反制。

布鲁西洛夫接到前线急电,知道部下还在浴血奋战,他也非常焦急,尽其所能调集了自己能调集的全部飞机。

……

如今,已经是1915年5月了,距离之前的“敦刻尔克-伊普尔战役”已经过去快3个月了。

这三个月里,协约各国的飞机,也进行了不少紧急改良。毕竟之前在法比边境的惨烈战斗中,协约一方的空军吃亏太严重,德玛尼亚人的飞机都装了mg15风冷式弹链供弹轻机枪,协约一方却少有制式机枪,飞机只要遭遇了,德玛尼亚人都占尽优势。

当时,直接吃亏的主要是布军,所以回去后,布军痛定思痛,意识到己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刘易斯风冷式机枪当时还在反复测试、精益求精没定型,所以飞机部队没有足够好用又轻便的机枪”。

于是,3月份的时候,布国就痛下决心,严惩了好几个拖进度、精益求精卡投产的家伙,逼着刘易斯风冷机枪立刻投产!哪怕还不完善也不管了!先造出来给飞机用!

战时的一切都很迅速,尤其是己方吃了一场导致远征陆军全军覆没的惨败后,那反思速度更是快得离谱。

所以不到两个月,布列颠尼亚人就不惜一切代价,造了上千挺刘易斯风冷式轻机枪,给己方的飞机全部配上,还卖了几百挺给法兰克和露沙,让他们的侦察机也能装上制式机枪,解决自卫火力问题。

地面战斗开始后,仅仅过了一个半小时,露沙人的数十架侦察机,也都应布鲁西洛夫上将的要求,仓促赶到了战场。他们装着刘易斯型风冷机枪,准备给德玛尼亚同行一点颜色看看。

士别三月,当刮目相看!如今露沙人的侦察机也有风冷式机枪了!

塔尔努夫县上空,上午8点整。

露第8集团军的侦查飞行大队队长、涅斯捷罗夫少校,带着他的其余31架袍泽,抵达了战场。

如今已经不是战争之初了,交战各方的飞机型号也在不断快速升级。

露沙人现在使用的都是莫兰g型单翼机,而对面的德玛尼亚人,则是用的信天翁1型双翼战斗侦察机。

(上图为信天翁1型战斗机,1915年底发展出2型,1916年发展出3型)

距离塔尔努夫县还有至少30公里的时候,视力超群的涅斯捷罗夫少校就隐约看到了对面的德玛尼亚侦查机群。

他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对着旁边离他最近的另一名飞行队长大吼下令道:

“每个中队自行编队,从两翼包抄敌机群、以侧射机枪火力歼灭他们!敌人的飞机数量还不如我们多!”

这个时代没有扩音器,没有无线电呼叫器,空中指挥只能靠吼,也就只有离得很近的友机能听到,所以这种命令也只能在两个军官的座机靠近时喊几句。

另一名听到涅斯捷罗夫少校吼令的军官,很快就稍稍转向,并且左右晃动了两下机翼,示意自己这队的人都跟上。

后续飞行员,便全看队长的机翼摇晃行事,拉成了一列不标准的纵队,稀稀拉拉跟上去。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