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珍以前就觉得黄勇在村里种地屈才了,这才出去多长时间,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就是黄晓磊那半大小子,也都沉稳了不少。
当晚,大家伙聊得、喝的都很尽兴。
第二天。
老爷子约上了老太太一起去抢鸡。
有老太太出马,果然事半功倍,抓了四只鸡,两只大鹅。
就没有比老太太手狠嘴更狠的,简直打遍天下老太无敌手。
随后李和平又带着众人去采购了不少米面油,这都是要带回村里去的。大年三十晚上包饺子就得用不少面,另外还得炸麻花啥的。
子孙多嘴也多,就着香味都能吭哧吭哧造两个大馒头。
炖排骨必须放粉条,炖小鸡必须多放土豆,要不这一个个年轻力壮的,多少排骨和鸡肉也不够吃的。
往年钱不凑手,过年也过得揪揪巴巴,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
今年总算熬出头了。
李家所有人都盼着今年过个大肥年,把之前没过好的年给补上,也算大家伙没白忙活。
除了准备年货,各家串门该送礼的也不能落下。
黄玉珍已经提前在铺子里,把年后要走动的人家,礼物给挑出来了。
什么衣服丝巾,头花发夹,孩子的玩具,都已经准备好了。等年后从村里回来,串门的时候,拿着就能去。
回村之前。
窦明珠一家人来了一趟。
黄玉珍赶紧把一家几口迎进了屋,窦建良一个大局长,手里拿着满满登登的东西。
黄玉珍嗔怪地看着洪丹,“你们这也太客气了,下次再这么见外,那就是把我们当外人了!”
洪丹笑道:“黄姐,我可不是客气,我就是借花献佛,要不堆在家里吃不完不是浪费粮食吗?”
年前送节礼,年后走亲戚。
过年过节肯定有人给窦家送礼,贵重东西那是不敢收,但一点土特产啥的,也不算啥。
但东西放着也坏不了,洪丹这么说,是不想让李家人觉得不自在。
黄玉珍不得不感叹,跟情商高的人说话,确实舒服。
“大爷大娘,过年好啊!”
窦建良热情地跟老头老太太打招呼,聊天的时候专门挑老头老太太能聊懂的说。
窦明珠跟孟秋喜和刘凤书说说笑笑的,眼神还总往老五那瞟。
老五的眼睛也总忍不住往窦明珠那飞。
大家伙都知道老五咋回事,就看他啥时候忍不住了自己捅破。
黄玉珍这边跟洪丹闲聊,“你家几个儿子放假了吗?”
说到几个儿子,洪丹就发愁。
“老大当公安的,年节比平时还忙,小偷盗贼一箩筐一箩筐地抓。老二是大夫,过年期间喝多了打架开瓢的也不少,在家屁股都坐不热就被叫去手术。”
“老三是个书呆子,在家跟没在家一样,屁都打不出来一个。再就是明珠,她要是进了公安系统,以后跟他大哥一样,我还活不活了?上回明珠差点出事,我就……”
洪丹怨气深重,回头瞪了窦建良一眼,“四个孩子四条光棍,当爹也不知道操心!”
窦建良耳朵动了动,假装没听见,继续听老爷子说当年逃荒路上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