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8章 袁雪羽介绍的生意!(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似乎为错过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姐姐而感到难受。

“对了,昨天晚上我联系上一个富豪,他有一幅石涛的画,但损坏了,被小孩子撕成了五六片,还被小孩子撒尿在画上,结果就朦胧一片,现在他拿着画在机场等我们,你去看看,有没有修复的可能?”

袁雪羽又轻声道。

“石涛的画?”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石涛的大名,在艺术界如雷贯耳,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颗璀璨无比的巨星,其艺术成就与传奇人生,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生。

明朝覆灭后,为了躲避灾祸,小小的他在太监的帮助下,无奈遁入空门,出家为僧,法名原济,一作元济,而后以石涛之名,以及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别号,在艺术的世界里书写传奇。

石涛在山水画领域的造诣登峰造极,他以自然为师,笔下的山川气势恢宏、变幻无穷。

其笔法灵动多变,时而豪放洒脱,如狂风骤雨般肆意挥洒;时而细腻严谨,似春蚕吐丝般精致入微。用墨更是一绝,浓淡干湿相互交融,层次丰富,韵味悠长。

他的花鸟画同样独树一帜,常常以豪放不羁的笔墨和极具张力的构图,生动地展现出花鸟的生机与神韵。

即便人物画在他的作品中占比相对较少,但每一幅都堪称精品。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态与气质,仅用简洁的线条,便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石涛提出的“一画论”,更是为中国绘画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认为绘画应从“一画”之法出发,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感悟与理解,将心中的意象转化为灵动的笔墨,从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同时,他倡导“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艺术主张,鼓励画家深入生活、观察自然,挣脱传统的束缚,大胆创新,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见解。

石涛与弘仁、髡残、朱耷并称为“清初四僧”,其艺术成就备受推崇。

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理念,不仅在当时的画坛掀起波澜,更如同璀璨的灯塔,为后世画家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近现代的绘画大师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都曾从石涛的艺术宝库中汲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艺术创作,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石涛的作品历经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成为了世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藏家竞相收藏的珍品,它们就像一颗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宝库里,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而且,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价值也令人瞩目,拍卖价格极高。

《杜甫诗意册册页》拍出了6900万元的高价;《奇峰怪石图》手卷以6440万人民币成交;《闽游赠别山水卷亿的天价成交。

还有那套《石涛罗汉百开册页》,作为石涛青年时期的工笔人物佳作,共100开册页,画中人物、山水、花鸟的精华汇聚于此,据保守估计,其价值高达30亿元人民币……

思绪在脑海中翻涌,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抵达机场。

远远望去,一辆黑色的劳斯莱斯幻影静静停在路边,车身锃亮,在阳光下散发着奢华的气息。

车旁站着一位西装革履的富豪,身旁还跟着一名身材魁梧、眼神锐利的保镖,一看便知不是寻常人物,想必就是等待我们的人。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