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每家每户的成年男子要去田里忙活,家里半大小子也得在今天由各个家长来族里的学堂跟夫子请假沐休半天。
族学不同于普通的学堂,族学是由家族出钱建立的,请族里颇有学问和德行高尚的老人家来当夫子。
来族学的学子需交学杂费,只需每家每户出一点钱给夫子当辛苦费即可,每户人家按照上学的人数来给,每一个学生给三十个铜板。
别看每户人家出钱出的不多,族学可比一般的学堂管的严格,族长也是千交代万嘱咐的,夫子又是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所以没人敢轻视,若有事情需要请假,都得是家长带着礼物亲自来。
收稻谷自然是人手越多愈好的,于是李裕民带上了几碟好菜和糕点去族学给五个孩子请假。
刚到族学的门口,就有夫子引着李裕民进去,穿过长长的大堂,就到了各个讲堂,讲堂是按照年龄进行的区分。
族学采用的乃是四环鼎立的格局,四间宽敞明亮的讲堂簇拥着中间的水池。
每个讲堂都有一个高台,夫子便是在这上面讲课,讲堂后面则是设有一个书斋,书斋里面是族里捐献的书籍。
讲堂内悬挂着各式各样励志的帖子,讲堂外侧还设有两三房舍,是用作学生吃午食和午睡的场地。
李裕民顺畅的带着五个孩子从族学请假回家,路上也遇到了其他来请假的村民,都一一打了招呼,大家也都笑嘻嘻的回应。
李裕民几人回家拿上镰刀,穿着厚实的黑色长筒靴去田里收割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