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章 第一节3至第二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练功和修德养性的关系

练气功必须强调功德修养,此中道理在前一节中已有论述。

练功以合道为目标,而“若德之不修,则离道远矣。”

练功与功德修养的密不可分,还是由气功锻炼的特殊规律决定的。凡是练习气功,不论练哪种功法,最首要的一条都是“放松与入静”,放松是入静的前提,入静是放松的结果。练功之所以要求入静,是因为只有入静,排除各种杂念,才利于真气运行。这也是合于阴阳学说的。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而道在其中矣。然而,所谓“动而生阳”,切莫单纯地理解为纯阳之气是通过动而炼出来的。此处所说的“动”,是静极而动。也就是说,这点真阳之气,是在静极之时而出的,“动”就是阳气之出,而不是动后再生阳。至于动极而静,是说其阴自现,勿用多言。此外,从生理学角度看,入静可以使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大脑皮层对皮质下核的控制放松。一方面,使人体原有病区兴奋灶积郁的信息和能量得以缓解和消除,打破原有的病理循环,进行自我调整,进而消除病灶。同时,也只有入静得好,才能显现出真意,练出真功,因为入静越深,后天意识消退得越净,那种人体固有的先天意识,才能得以显现,才能开发出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功能。功能出现以后,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内在环境去维持保护。可见,如果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那就很难入静,即使暂时入静,也难持之以恒,当然也就谈不上气功锻炼了。

关于练功入静的要求,本功法是非常重视的。其中“中国自在静功”要求入静,自不必说。即使是“中国鹤翔庄气功”的五节动功,也是很注重静态的。如预备式的气沉丹田,意守丹田,均要体现着“静”字。功法中的一招一式,也离不开静。这个“静”字,就寓于意守之中;只不过动功对“静”之用,要和身体之动巧妙结合而已,这里的奥妙,体现于心君之主导作用。所以,希望练功者仔细体会。

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入静呢?只有加强对功德的修养。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入静,均因心不修持,不知即心是道。有些人,整个身心为名誉利禄所牵引,每日里争名于朝,逐利于市,更有些人,为利欲熏心而不择手段。很难想象,这种人的心能够入静。练功之难以入静,除上述所说的种种邪念以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因为工作繁忙,家务琐碎等,事多而心不静,这就是所谓杂念。要想清除杂念,也必须注重修德,通过功德的修养,达到心理的平衡。作到“心平气和,气和神畅,神畅体舒”,才能“居境忘境,象以存”,安然入静。

综上所述,进行道德修养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而且也是气功修炼所必需。因为德为万物之鼎,它能容纳一切阴阳物质,也能用相克的关系化掉一切邪恶的物质,德长邪退,德减邪进。邪是乘虚而入的。先天混元气功的修炼者,怎样结合练功进行道德修养呢?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