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是什么样子的?”
“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科技含量比较高,在当代很难实现。现代学生想要提高智商也有方法,因为孩子才是身体的主导者,首先孩子要有比较强烈的提升自我的意愿,再玩一些感兴趣的开发智力的游戏,要让他们感到快乐有成就感,像拼图、象棋、围棋等,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提高,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感受不到快乐,反而感受到压力,那么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有道理,我还有点事,好好锻炼,找个机会一起跑跑步、聊聊天。”
“倩姐,我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要忙一段时间,等我合适了,我给你打电话,行吗?”
“好,我等你电话,别忘了我啊,再见。”
“再见。”
两人笑着告别。
李惟祎开始了他繁忙的学习生活,学累了就起身走走,或者在床上躺一会儿,每天都会安排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举哑铃,雨雪天气就多做室内运动。
“倩姐,明天有空吗?”
“好小子!这都一个月了,我以为你把我给忘了呢!又不想打扰你的计划,就一直在等你电话。”
“哈哈……抱歉、抱歉!明天我请你吃饭。”
“好啦,你还没挣钱,我来请你吧!”
“不行,这次我请,下次你请,否则以后我都不敢和你一块玩了。”
“好,听你的,我知道一家米线做的挺好吃的,明天下午我带你去尝一尝。”
“行。”
次日下午,米线店服务员为李惟祎和赵倩端上两碗米线。
“您的米线。”一位年轻男服务员微笑着说。
“谢谢。”李惟祎、赵倩先后说。
“不客气,请慢用。”
“你尝一尝,试试好吃吗?”赵倩说。
“嗯,好吃,酸酸的辣辣的,符合我的口味。”李惟祎尝了一口,满脸享受地说。
“我就说好吃吧?你别看现在这里不忙,只是还没到饭点,等到人多的时候都得排队等好久才能吃到,很多人都是打包带回家吃。”
“倩姐推荐,值得信赖。”
“不小伙子,这次看你,感觉结实了不少,也干练了,每天都锻炼吗?”
“对,我大体是按照学校的作息规律来按排,每天基本上是花一小时运动锻炼,花三个小时吃喝拉撒休息,花八个小时睡觉,花十二个小时学习。”
“不,你妈给我打电话说过你的情况,挺自律啊。”
“不什么呀?我快崩溃了,每天早晨洗漱完还挺有精神的,但是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要记要计算,做大量的题,晚上睡觉前总是感觉脑袋瓜子嗡嗡的,放一些英语电影音频或者笑话才能快速入睡。”
“哈哈……你这一天过得很充实呀。”
“这样的学习模式只能比较快速的提高分数,基本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我变成了一台学习机器,没有个人思考、细细着琢磨的时间,不利于我的个性发展。这样快的节奏里创造不出绝美的艺术作品。”
“我觉得你做的挺好的,厌倦、疲惫是正常的,你初中、高一上学期的知识没掌握牢,现在属于赶工期阶段,肯定要投入大量精力在吸收知识上,思考和快乐不属于赶工者。”
“哈哈……你说得对,思考和快乐不属于赶工者,我想尽快把落下的知识学完,如果让自己休息一天都会有罪恶感。”
“你不必太着急,一周全身心放松一天也可以,到高二开学肯定能赶上,不会耽误你学习的,你应该知道学习效率很重要。”
“是,我也打算调整调整,情绪压抑不利于学习。”
“做事情要专心,该学习时就要全身心的学习,该玩时不要有太多的顾虑,要玩的痛快、玩的疯,否则两样都做不好,你说对吗?”
“对,太对了。”
“会玩羽毛球吗?”
“没玩过。”
“打羽毛球很简单,等会儿咱俩吃完米线去玩一会儿吧?”
“好,听你的,但你一开始得让着我点儿。”
“行,没问题。”
他们来到了篮球场改造的羽毛球场,互相拿着自己的球拍,准备开始一场激烈的对决。虽然李惟祎是个新手,但他内心充满了对这项运动的渴望,期待在与赵倩的对局中能够有所进步。
“准备好了吗?我要发球了。”比赛开始了,赵倩以温和的笑容为李惟祎加油打气。
“准备好了,放马过来吧。”李惟祎有些紧张,不太熟悉羽毛球的击球方式,但他努力克服困难,尽力跑位和回击。赵倩则运用她多年的经验,灵活地发球并迅速找到了对手的弱点。
赵倩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节奏,给予李惟祎更多机会来练习击球和移动。她尽可能地鼓励李惟祎,希望他能放松自己,享受这个过程。
随着比赛的进行,李惟祎渐渐适应了比赛的节奏,并尽力防守和进攻。每一次成功的回击都让他的信心倍增。
汗水不时滴落,两人的呼吸急促而有节奏感。他们脸上的笑容昭示着这场比赛充满了乐趣。论胜负如何,这场比赛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一段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