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漓和王山君很快成为石拱桥行人中的一位,又很快随人流走出城门,来到了一座高山下。
山名落衡,七国道试报名地点就在这座隐入云雾的高山之上。
每届七国道试的前十被允许进入登天楼顶楼,而传闻只有在登天楼之上,才可以看到上代圣人最珍惜注重的一切。
未登入者七言八语,臆想猜论着顶层究竟有何物,有人说是心法秘技,有人说是神兵利器,更有人说是圣人登临圣境的体悟……曾有好事者询问有幸登上的人看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有笑而不语的沉默。
这也使传言中楼顶圣人的传承更多上几分神秘,令人向往。
毕竟修行者都向往自己一朝近道,修至圣境,成为扬名大陆的传奇人物,所有他们必须取得七国道试的前十。
而在对登天楼仰望向往之前,通过报名考核是首要的事,否则连向往的资格也没有。
其实考核的规则很简单:每名参与者会在山下领到一块不重复号牌,然后在山脚出发,在规定时间内登上山顶,气息始终在容许范围内即为报名成功,才有资格参与接下来的正规比试。
号牌上记着每个人的号码,便于登顶成功时的宣唱记录,这也是报名成功者最感到荣耀的时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取得道试的前百名,只有前百才会留下姓名。
第一次参与者绝大多数都认为是件容易事,尤其是对其中的修行者而言,所以很少有人选择作弊或其他违规手段。
当然舞弊也是极难的,在开始报名之前没有人知道谁会担任主管,负责报名的全部事宜,即便是本人,也是即时收到通知。
这座高山的攀登以修行者为主,虽然以往的结果已经说明普通人法登上眼前的山,但每年还是会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普通人尝试。结果不言而喻,自第一届七国道试举行伊始,没有一个非修行者通过这看似简单的报名考核。
因而对于那些敢来参与的普通人总会有刻薄恶意的嘲笑。
赵漓与王山君交谈着规则,排在蜿蜒曲折、一字长龙般队伍的龙腹部,向山脚下那处新搭建的竹棚徐徐前进时,就听到了这样的嘲笑声。
在自己身前五六个身位,三个衣着华贵,腰系玉佩的人正在对一粗布衣裳的报名者指指点点,大声地肆意取笑。玉佩跟随主人笑弯的身体晃动起舞,在日光下晶剔通透,一看便不是凡品。
“道试报名考核的地方何时成乡野村夫丢人现眼的场子了,什么人竟然都好意思来凑热闹,这般空闲不如在家给母猪配仔来的舒心些。”
青衣者毫忌惮地说完,欢快地大笑起来,立刻又有绿衣者接过话来。
“我倒是佩服这山野村夫,洛都的繁华没见过几处,典籍书藏没念过几卷,甚而连字都不识几个,却有胆量做着通过道试报名的美梦,怎么不让人佩服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