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警官切入正题,主要是徐警官问,曲芊芊回答,英邦负责记录。
徐警官语气平和,问了些诸如上官础与什么人有矛盾、有利益冲突,与朋友、与同事关系如何,她和上官础怎么认识的,两人感情如何,为什么没要孩子,平时与哪些人来往比较多,等等问题。聊着聊着,曲芊芊原有的紧张感渐渐不见了。
谈话中间,徐警官接到一个电话,他起身去别的地方接听,回来解释说是队长的电话,让他回队里一趟,让英邦一个人与曲芊芊接着谈。
英邦与曲芊芊又聊了一会儿,把预先想好、尚未谈到的问题问完。英邦请曲芊芊先回去,他留在咖啡馆整理刚才谈话的笔记。他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和情调,平时很少有心境和工夫到咖啡馆坐坐。与曲芊芊这样的文化人相比,警察的生活忙乱而粗粝,没有细细品味的时间和心绪。
英邦有个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的好习惯,整理笔记的同时可以把思路理清。
这次走访曲芊芊,对破案有价值的信息得到的不多。从她的话里看出,上官础不喜欢争名夺利,工作内相对单纯些,因此树敌不多。但他不谙人情世故,难免意中会得罪一些人。比如前一阵上官础抱怨过,说系里有一个资深的老教授对他颇有怨言,因为上官础对老教授的博士生在答辩的时候过于严苛。其实上官础并不是有意为难谁,他只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认为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对学生本人也是有益的。别人并不这样想,因此会误解他的本意。如此一来,他难免会树敌,却不自知。
整理到最后,英邦按照自己的老习惯,记下自己的感觉和感受。他觉得曲芊芊是受害者的妻子,而且是高中同学,应该有很深的感情基础。不知为什么,却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她与上官础并不亲密,他们之间的感情似乎有什么问题。
英邦回到队里,去徐志宪办公室,看徐探长在,简单地将徐志宪走后了解的内容做了汇报,然后商量下一步怎么办。徐志宪认为,案子没有一点儿眉目,下一步还得继续走访。两人商定,下一个走访对象是罗大铁。
英邦马上找出罗大铁的名片,联系他的时候,发现这个人蛮有意思的。罗大铁的名片上有他咨询公司的地址,英邦说要到公司找他谈谈,他却不同意,执意要找个咖啡馆见面来谈。英邦猜测罗大铁这样做,或许是下意识地在学曲芊芊,又或许是不想让警察去他的工作地点。
英邦看罗大铁名片上的公司名称,猜得出他是做私人侦探的。私人侦探在中国属于一种灰色地带的职业。这种人黑白两道都熟,防范心理和防侦查意识都很强,估计不太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