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的时候,许家全部的人都起来了。连平时最爱赖床的许小春都是自动起床。没有让人叫。
刘梅是家里起的最早,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做早饭。
一家人吃过饭,天才大亮。一家人就到了村口赵大叔的牛车旁。
都是村中人,互相打了招呼。
赵大叔看着一家六口人。听到他们都要去镇子上。很是吃惊。可又想到听他婆娘说,这几天许家发财了。也就明白了。今天镇子上举办灯会。这一家人应该是去热闹热闹的。
当即决定先把他们送去镇子上,回来再接村中的人。
这样他就可以跑两趟。想着就招呼他们一家几口人上车。
平时他一趟也就拉个七八个人。还是多的。有时候也就两三个。
这一家就六口人,今天就相当于他多跑了一天。
从坐上牛车,两个小家伙就异常的亢奋。在路上不停的叨叨。
许晴被牛车颠的昏昏欲睡。但是听两个小家伙在那叨叨个不停。心中苦笑
抬头看天,什么时候能到呀!
差不多半个时城门到了,付完钱赵大叔驾驶牛车回村了。
两位小家伙眼睛都不够使的,拉着她的手。
许晴把家人叫到了一起“小弟小妹你们可要抓紧爹娘的手。爹,娘、大弟今天一定要看好他们两个小的。热闹的地方,会有拍花子的”越是热闹的地方,越容易出事。
两个小的听了她的话都点了点头,都说记住了。
他爹娘也是一人牵着一个小的。
这只是给家人提个醒,从古到今人贩子一直都很猖獗。
“大姐,这镇子可真好。你看这路宽广整齐,两边的房子好气派。那像我们村里的泥地,草屋。”
这可是两个小家伙第一次到镇子上。第一次离开他们的村庄。看到外面的世界。会有一点羡慕。这是可以理解的。
许晴也很高兴,今天好热闹。好多的商贩。吆喝着卖吃食的,汤圆,馄饨,面条。也有烤的东西,好多的吃食。
路两边挂着数的花灯,这些应该是官府让挂的,毕竟今天是个节日。
还有好多商贩手中有各种形状的花灯,有荷花,有鱼,蝴蝶,等各式各样的都有。
一家人继续往前走,这个地方。有古书字画,花鸟鱼虫。都是一些有钱人的玩意。所以这一块儿都是文人,或富商。
许晴高兴的跑了过去,看看有什么可买,就买了一些笔和纸,现在家里人用的多。多买一点没有关系。反正都是要用。放到了大弟的背篓里。
她们几个人可没有因为板栗疏忽了学习。每晚都学习。读书认字是重要的事。
往前边走有卖首饰,布匹,糕点,面具。应有尽有。
路上行人拥挤,可以说今天,这个镇上来了很多的商人,路上的人有穿着华丽,也有穿着朴素的。
有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打扮很是美丽。都是精心捯饬过一番。
不说小家伙了,许晴一双眼睛都快用不过来,这街道上真是人挤人。很是热闹。还有小贩扛着糖葫芦。来回的叫卖。
许晴看到要了六个糖葫芦。一人一个。不管他爹娘说什么。把东西给他们。
就自顾吃了起来。
边吃糖葫芦边大杀四方。
到卖首饰的小摊上。把爹娘拉过来,拿起一个银簪子放到爹的手里,让他给娘带上。小贩忙把铜镜放到了刘梅的面前,本来刘梅是抗拒的,说农村人买什么首饰。但是看到铜镜中的自己。脸上流露出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