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直撅撅地问道:“十两银子,如何?”
杜丽娘瞥了他一眼,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暗道:有这样还价的吗?是来打劫的吧?这是山贼穿上了体面的衣服装斯文,不敢明抢,来暗抢了吧。她没好气地说道:“官人,你是来砸场子的吧?”
见气氛不太对,高倩如插话道:“官人,你看看这锦缎,可是上等的面料,成本就不低。”
柳梦梅摸着下巴,一本正经地计算着说:“按照市价,一匹锦缎最多不超过1贯钱,你的这幅织锦长6尺左右,最多150文[1],而你却要卖30两银子,利润将近200倍,这真是一本万利啊。”
听到这句夹枪带棒的话,杜丽娘不高兴了,冷笑一声,说道:“淮南绣娘的刺绣值200倍的价格,要是官人嫌贵,可以不买。”
柳梦梅又想起了万运鹏的谆谆教诲:要是砍不下来,就跟卖家扯家常,一来二去就熟了,熟了就好砍价了。于是,他和和气气地问道:“请问小娘子,你家有几口人?”
闻言,杜丽娘翻了一个白眼,看怪物一样看着柳梦梅,语气不善地说:“官人,你是来买东西呢,还是来调查户籍啊?你是厢吏呢?还是户长啊?”
一见杜丽娘那态度,柳梦梅暗道:看来这招也不行,那就再试试万运鹏教的其他招数——搬张小板凳坐下来,砍上半个时辰,不信卖家不松口。于是,他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杜丽娘心里纳闷:这人究竟想干嘛?不买织锦了,改喝茶了?不管你买不买织锦,我今天心血来潮,就是想让你大出血。她向高倩如使了个眼色。高倩如会意,端上了最贵的茶水和引子,笑意盈盈地对柳梦梅说:“官人,您慢用。”
柳梦梅喝了一口茶,继续问杜丽娘:“真的不能便宜点?”
杜丽娘暗想:当是我小白兔了,好宰对吧。于是坚定地说:“不能!”
柳梦梅吃了个果子,讨价还价道:“二十两银子,如何?”
杜丽娘的白眼都快翻上天了,脸拉得老长,没好气地说:“拿人当叫花子打发啊。”
柳梦梅一时语塞,磨着嘴皮子说:“二十五?”
杜丽娘拿准了他想买的心理,双手抱胸,不客气地说:“你当是菜市场买菜啊,爱买不买,不买拉倒。”
半个时辰快过去了,柳梦梅不甘心,再次探究地问道:“真的一文都不能少?”
杜丽娘摆出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样子:“一文都不能少。”言语不多,却有一种不容商量的气度。
柳梦梅心下暗叹一口气:不知是哪家的小娘子,外表看起来像是个大家闺秀,实际上伶牙俐齿、不可一世。他心里很不甘,但又没有办法,只能掏出银两,买下了织锦,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茶楼。他一边走,一边暗暗骂万运鹏:教的都是什么损招,一个都不灵。不但价没砍下来,还多出了十两银子的茶水费和果子费,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杜丽娘和春香笑得像朵花似的,带着五十贯会子满载而归。
[1]在宋代,1贯等于1000文,1两银子等于1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