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想了想,然后说:“从票房上来说,我认为他们的跨界是很成功的,毕竟,就算是一个已经在导演界里工作了很多年的导演,就算他们已经拍摄了很多的影片。
可是他们拍的电影很可能加起来都没有《致青春》、《小时代》高,所以,只是从票房上来讲的话,这两部影片无疑都是相当成功的,但是,从电影内容本身来讲,我认为他们还有提高的空间……”
林枫说的很委婉,不过的大家伙儿都能够听出来他的弦外之音,所谓的还有提高的空间,意思不就是说他们现在拍摄的电影不怎么样么?
随即大家就把话题转移到了赵微的身上:“那你认为《致青春》有什么缺点?”
林枫苦笑了一下,这些记者们是想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但他仔细想了一下,还是决定说一些《致青春》的缺点出来,否则的话,一点干货都没有,会让人在心中对林枫的信任下降的,一部明摆着是烂片的电影,林枫却张嘴就说好,这不是让喜欢他的影迷们失望吗?
于是,林枫道:“《致青春》这部影片讲了相对完整的故事,但我认为这部影片在一些地方缺乏足够完整的脉络,剧情太散,有的地方跨度太大,有的地方跨度不足……另外……”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电影里有些太注重于对一些精雕细琢的语句的展示,却有些让人觉得一头露水,里面每个人都好像诗人一样。
当然,电影本来就承担着来源于生活而高出生活的任务,发掘一些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那无可厚非,但也不应该刻意追求句子的好听,而失去一些东西,而且电影的场景仍然很考究,很多那个时代读大学的人们都觉得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光,这是影片值得夸奖的地方。”
林枫的夸奖有些微不足道,但他的批评却说得刺中血液,他对这两部影片的评价就好像是野心勃勃的《盗梦》参加奥斯卡评选,结果最佳影片之类的大奖全都花落他家,只得到了一个安慰奖项一样让人觉得懊恼。
见林枫已经评点了两部影片,而且在整个评点的过程之中,他虽然没有真正大肆攻讦,但也没有保留自己的太多意见,而弄得好像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已经是很多可以报道的点了。
记者们接着问道:“林导,刚刚我们所提问的一些,这两位导演都是从其他行业上转型过来的,而你本身也是一个从演员转型而成的导演,那么你认为这种转型对电影圈是有必要的吗?会不会因为一些人,不太能够在导演这个行当上吃得开,而让人觉得这种转型没有好处呢?”
林枫笑着说:“我想这不是那样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个慢慢熟悉起来的过程,不可能说所有人都是天才,看到什么都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