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大夏日报的文章,是皇上所著!
仅凭这个名字,就价值百两银子!
更何况,上面还有大夏的传国玉玺!
文章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
仅仅是这两点,这份大夏日报的价值暴涨,说不定有希望超过一千两银子!
“快!”
“追上那个小乞丐!”
“把他手里的大夏日报全都要过来!”
“我们要发财了!”
唐大才子激动的热血沸腾,双目放光。
分发大夏日报的小乞丐,本来还在抓耳挠腮,想要将手里的大夏日报丢到湖里完事。
结果,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的读书人,将他手中的大夏日报疯抢一空!
类似的一幕,在余杭的各处上演。
整个余杭,瞬间沸腾。
江南多富商。
这一次,不光是读书人,还有许多余杭富商,得知大夏日报的价值,也都纷纷加入进来。
原本一文不值的大夏日报。
在短时间内水涨船高,居然涨到五百两银子的天价!
而且看势头,还有继续涨的可能性。
这些大夏日报,也自然而然流入书院,落入到那些大儒的手中。
相对而言。
比起大夏日报本身的价值,大儒们更关注文章的内容。
“这篇文章,是皇上对王孝孺的表扬信!”
“王孝孺的学问还可以,算得上是大儒,却也不至于被吹到这种地步吧!简直已经成圣了!”
“他不就是说服他的学生投降吗?我上我也行!”
“啧啧啧,皇上居然赏赐他当御前大学士,当朝三品!真是羡煞旁人啊!”
大儒们的语气都是酸溜溜的,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江南多俊杰,大儒尤其多。
王孝孺虽然有点名气,但是在众多大儒之中,他还排不上号。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