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祈福,拦驾告状(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久便是端午,北京城的街市上出现了挑着新鲜的菖蒲艾草卖的小农,此时过端午常有以艾洗澡,抓蟾蜍以求驱邪纳福的习俗。

陈银儿买了一篓子艾回来,取了一些并七八枚铜钱装在香囊里,以五色丝线系着,让陆淇带在身上。

宫内更是处处挂艾熏香,悬菖蒲束,又使二十队内务臣属共八百人,穿着时令新衣,往北京城外几间观、庙,及山上采蓄草药,属于年度活动。

按例,十日前皇帝便要安排行程,鸿胪寺组织一班文武大臣等人,仪仗迤行,前往京城附近的灵济宫以求驱邪祈福宫内安宁。

但不巧,正在此前弘治帝病了,行程便拖到现在。

早上朱厚照就催促陆淇去光禄寺领羹汤,这是每年端午时专赐给臣子们的,寓意除恶绝佞,在京官员皆可得到,只是去晚了锅底可不剩什么好东西。

陆淇赶到时,排队的官员已经不少,分东西两侧发放,文官分一排,武官分一排。

陆淇便在文官后面排上了队。

前面领完了的一个文官两口把羹喝完,对身后的人说道:“这枭羹倒不值什么,只是来自天家恩典,才殊为不同。”

他后面的人应和道:“是啊。”

“枭羹?”陆淇愣了一下,什么枭……难道是猫头鹰?她今天得喝一碗猫头鹰汤?!

陆淇知道猫头鹰属于益鸟,在后世属于保护动物,但此时还是“恶鸟”的象征,吃它就属于“除恶”,与政治正确搭上钩了,不吃不行。

前面喝完的抹着嘴离开了,看表情只怕好喝不到哪里去。

刚排到陆淇前面那人,就看见那个光禄寺副使舀起一勺子羹,往碗里微微加了一碗底,便给了他。

那人一见,便有些羞恼:“敢问使者,这锅内羹汤尚且有余,下官碗中却为何如此之少?”

副使又给陆淇盛了碗,抬头看看他,笑道:“这每碗羹汤自有其数,有人拿多了必然有人少拿,这位大人何必疑惑?”

那人看看自己碗里那点,再看看陆淇拿到的满满一碗,顿时有些不平衡:“大家都是皇上的臣子,岂有厚此薄彼的道理!”

“大家都是皇上的臣子,可人家是太子侍读,大人您只是个方中待缺的进士,自然要有所区别了。”副使傲慢道。

听见陆淇是太子侍读,那人也讶异了一下:“这位就是……”

“好了好了。”陆淇正在发愁,怎么捏着鼻子喝下这玩意,忙把自己的碗塞进他手里,把他的碗夺了来:“既如此,那就交换一下吧。”

那人大惊:“这?岂可如此……”

陆淇巴不得只喝那么一点,仰头就把羹汤倒进嘴里,闭着眼睛咽了:“好,那碗就全是你的了。”

那人捧着碗,感激道:“在下新科进士严唯中,多谢陆侍读!”

陆淇与他施礼道别,心里还奇怪,严唯中这个姓名好熟悉,在哪里听过呢?

……

回到东宫,天气稍有些闷热,大约快下雨了。

朱厚照刚从弘治那儿回来,正披着鹤氅舞刀弄枪,见陆淇回来,凑上来道:

“陆侍读,方才父皇召我去,说身子尚且不适,可今年的祈福需要有人带头,便让我为首代进。”

陆淇不由得看他一眼。

这位太子殿下虽然待人亲和,从不称孤道寡,但是玩心太重没个正形。

去观里祈福可是件庄严的大事,而且又是在文武百官面前,万一出糗可丢了大人了。

“嘿嘿嘿……”朱厚照狡黠一笑,抱出厚厚的一叠鹅黄笺书来:“父皇说了,让陆郎要与我同去,正好我祈福的礼数还不明,你先给我上上课。”

看着那书上条条框框的繁文缛节,陆淇人都麻了。

……

这三日来,御道旁是十步立一岗,查察警备。

从皇宫到灵济宫的沿途,每块砖都要详细看过,万一有哪块松动了必须尽快替换,以免大驾路过时把轿夫的脚崴了。

三日眨眼便过,很快便到了祈福之日。

四更末,天还黑得很彻底,陆淇就要梳洗整齐前往午门了。

这时间比往常上朝都早,可陆淇却不是第一个到的,现在已经有大臣陆续抵达了。

起得太早没吃早饭,陆淇在街上买了个包子揣着,此时午门外人马稀疏,赶紧以袖掩面偷偷啃了两三口。

前面一个大臣抽抽鼻子回过头来,陆淇把袖子放下,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见他转回去,陆淇便把包子全塞进嘴里。

随着人进了乾清门,正看见一个小太监低着头小步跑来,在大臣里四处张望着,直到看见陆淇才眼前一亮:“陆侍读!”

陆淇抬起鼓鼓囊囊的脸:“?”

小太监快步跑到陆淇跟前:“陆侍读快随咱家来!”

身后的大臣们纷纷相顾,太监此时来找侍读,莫非太子那里出了什么问题吗?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