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大的ACM俱乐部要招新了。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的年度竞赛,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林辰北在高中时候就参加过NOIP竞赛的选拔,但是很遗憾的是,林辰北并没有被选上。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尽管以高考为目的的高中学习生活十分枯燥,且压力颇大,但林辰北内心始终熄灭不了对在机房敲代码的热情。只可惜,残酷的学习和考试压力只能让林辰北暂时压下自己对它的向往。
“Takishap.Shyr.”林辰北在信息课上不止一次看着机房电脑桌面上的这句英文发呆。怎么就没选上呢?如果要是能够用代码实现一些自己想要做的有趣的功能,该多有成就感。
彼时的林辰北只在信息科上学了一些pythn的皮毛知识,以及在会考前期学了一些vb的皮毛。但是很有趣,也学的很快。
林辰北是为数不多的把这门“水课”上的很认真的学生。
这也是林辰北上大学选择计算机方向的重要一部分原因。
ACM俱乐部一年招一次新。林辰北早在上一年的招新中就加了招新群,关注了招新信息。只可惜,由于课程安排的原因,在俱乐部招新时,林辰北的程序设计课尚未开课。
凭借自己忘了高中所学,再次自学却尚且只会printf(“Hr!”)的代码水平,林辰北非常清楚自己是过不了考试的。
本来都要放弃了。但是林辰北看到俱乐部面向所有大一学生和有基础的大二学生招生。
有基础的大二学生。
自己并不能算有基础。毕竟中学六年,林辰北都只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普通中学生,没有尝试过竞赛或者别的道路,一路走的不能说是顺风顺水,但至少也算是稳稳当当。所谓有基础……大概率是有信息竞赛基础吧。
林辰北不死心地询问群里的前辈,得到的回复是,“如果学过数据结构和算法这门课,应该也是可以的。”
尽管林辰北正在学习这门课,但他并不能保证自己现在所学的水平能够应付得了招新考试。
不管了,先试一试吧。如果不试,总是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