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原主也是个倒霉的,虽说原主父母疼爱,兄长也宠爱有加,但是自己的寿命却是个不长的。
半个月前,原主和她的闺中密友魏乐陵一起去大佛寺上香,原主这个好友魏乐陵比原主大两岁早已经及笄了,可惜婚事上却是个不顺的。
前面相看了个县令之子张清河,本来好好的,都到谈婚论嫁了,传出这个张清河一直心仪自己的表妹,想求娶魏乐陵完全是因为她们家的家产,这魏乐陵可是家中独女,魏家可是这大安国有名的富户。
魏乐陵的姑姑还嫁给了大安国的皇商唐家,而且唐家的大儿子又是远近闻名的镖骑将军。
可以说有权又有钱了,这求娶的人都排着队呢,至于为什么偏偏看上这个张清河,还不是这个张清河皮相倒是个不的,又是个嘴甜的,贯会些甜言蜜语,糖衣炮弹。
这些未出阁的姑娘家哪里受得了这个啊。于是这个魏乐陵就同意了。不过还好暂时还没有请媒人,也没有合八字,算不得什么未婚夫。
说起来这个张县令作为地方官员来说是个好的,就是管理不好自己的妻儿。
张县令倒算得上是个好官,在职3年来,没有鱼肉过百姓,还给百姓减了税收,在职期间可以说是尽职尽责了。
可惜这张县令的妻子是个拎不清的,所以张县令一直没有升迁与他的妻子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这县令也是科考上来的,算是农家出贵子,山沟里的玉凤了。
因为农家出身更能共情百姓,为百姓考虑得更多,属实是个父母官了。娶的妻子也是还没有考取功名前娶的一个屠户的女儿,人长得还算得漂亮,就是有一点不好,就是比较贪财。
以前便罢了,就是占些小便宜,仗着县令夫人的身份收底下商户一些好处费,或是当地富商的贿赂,都是些小钱,也没有闹到张县令的面前去。
随着这县令夫人身份越来越好用,得到的好处也越来越多时,这贪心就有点收不住了。
偏偏这人从小没有见过什么大官,在这小地方的人都是默许为县令就是最大的官了,所以这县令夫人的胆子和贪心就越发大了起来。
这一次也是这个张清河的母亲想出来的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取了魏乐陵,再把娘家侄女接过来先做着儿子的通房,得了魏家的家产,再想个办法让魏乐陵不能有孕,等到35岁就把侄女兰儿纳为儿子的妾。
这张夫人虽说不是啥好人,但对自己的娘家侄女,那是真心为她打算的,这侄女的父亲也是继承了自己的父亲一样的做了屠夫,母亲也是当地的一个农家女子。
这样条件的人家,哪里能为侄女谋到什么好亲事啊,所以还不如给自己的儿子做妾室,这样一来侄女以后的日子好过很多。
二来嘛都是自己的孩子好拿捏。娶了魏乐陵又能得到这么多的家产。简直两全其美啊。
张夫人这如意算盘那可真是打了,虽说这魏家只得魏乐陵一女,但是她还有唐家的三个表哥啊。
不说大表哥是大将军,二表哥虽说表面上个大富商实际上早已经掌握了大安国最大的情报组织。
本来二表哥唐怀珏是想读书参加科举的,但因大哥已经做了将军,怕惹皇帝猜忌,自请去做了皇帝的情报组织血滴子的首领。
这三表哥嘛,就是专做丝绸、瓷器生意了,生意广泛,已经五大国都有他的生意了。
这三个,哪一个是好惹的,偏偏这张夫人算盘珠子都打到人家脸上了。
唐怀珏随便一查就查到了这个张清河私下里和她的表妹兰儿过分亲密不说,向兰儿村子里的人一打听,人家早就默许了兰儿是张清河的未婚妻了,这还得了,当时唐怀珏就没忍住,回来在大街上碰见张清河就揍了他一顿。
后来过了两天,张县令亲自亲自带着妻子吴丽萍和儿子张清河上门道歉。魏家只说看着张县令的面上,此事作罢,以后也不许张清河再提起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