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昭元年,京都,皇城,永贞殿。
“众爱卿,本朝新立,诸多事情朕从下手。”永昭帝说道:“康宁,余庆伟,蒋坤元三位爱卿何在?”
“臣在。”康宁,余庆伟,蒋坤元三位从百官中站出来。
“康宁,丞相一职就由你来担任。余庆伟朕封你为御史大夫。蒋坤元为太尉。”永昭帝说。“望三位爱卿全力辅助朕,开创大坤盛世。”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位齐声说到。
“刘齐,朕听说你治军有方,今天朕就把禁军交给你了。”永昭帝说:“朕封你为灵武都尉,掌管禁军。朕就把皇城的安全交给你了,希望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臣领旨,臣定不负皇恩。”刘齐回答。
“叶昊轩,吏部和兵部的事情朕就交给你。至于户部尚书就由阮武阳担任。”永昭帝说:“吕梁节度使就由赵召接替吧。”
“康爱卿、叶爱卿,至于朝廷和各地方储备官员转为正式官员的事宜你两个商量着办吧,落实后报吏部备案即可。”永昭帝说。
所谓储备官员,其实就是何穗宇在顺启朝安插在各地方的党羽,以及在庚午年为何穗宇夺取皇位出过力的人。
“众爱卿,如本要奏,那就退朝吧。”永昭帝说。
“回陛下,臣有本要奏。”余庆伟说:“山西来报,山西境内今日已经多处下雨,灾情有所缓解,臣建议免山西赋税一年,让其休养生息。”
“准奏。”
“陛下,蒙古趁我内乱之际,掠我城池数十座,夺我臣民上万,是可忍孰不可忍到。”余庆伟接着说。“但是,陛下,不忍不行啊。虽然收缴的前朝财务让国库暂时充盈,但是要对蒙古发兵,时机还未成熟,打仗打的就是钱财,请陛下不要忘了前车之鉴。”
“那该怎样处置蒙古问题?”永昭帝问到。
“陛下,可以和亲以暂缓蒙古的袭扰。”余庆伟说。
“行,你即刻派使者去蒙古谈和亲事宜。”永昭帝说:“至于和亲的公主,就在前朝遗留下来的公主中选吧。”
“陛下,臣有本要奏。”丞相康宁站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