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蘅开口道:“归根究底,我养鬼道的根还在这里,其实当年离开,我们看似躲开了许多的纷争,但后来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太爷爷都十分的后悔,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回玄门,奈何,他老人家到最后也没有回来。”
“那令道,是如何打算?”
墨染问。
姬蘅喃喃道:“打算,自然遵从我太爷爷的遗愿,自我这一代起,养鬼道正式回国发展,只是……”
“只是你们离开太久,玄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再是过去的玄门了,你们想要重新回归玄门,所以自然要交好,如今玄门中的泰山北斗,李家?我说的对吗?”墨染幽幽的道。
姬蘅也没有避讳:“你说的很对,不过你只说对一半,另一半是……清理门户。”
的确,养鬼道走了七十多年,如今的玄门,似乎只知道秦家有养鬼人,外国的养鬼人,压根不知道,所以难免会有所误会,尤其,那些跟秦家养鬼人有恩怨仇杀的门派。
“至于清理门户……”姬蘅喃喃的说。
接下来,姬蘅跟我说了一则,有关养尸道的秘闻。
玄门中很多的门派,其实开始的雏形,非佛道茅山一类,还有就是跟很多的民间活动息息相关,并且不断演变,
不过之后,在姬康的这个故事里,他们的养鬼术,疑染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养鬼术的起源,由姬蘅说来,一不是任何民间活动的变种,二也不是任何道法的演变,而是一面,很久很久以前,不记得多少年前的一块石碑。
而养鬼道的祖上,也不是玄门中人,只是黄河边一个普通打鱼的老汉。
也不清楚,是后人把这老汉给美化了,还是如何,在姬康的嘴里,他的这位渔夫祖上,十分的心地善良,经常接济身边生活不如他的穷人。
而他的家中,也养有一子一女。
夫妻和睦,很是富足快乐。
一日,渔夫挑着新打来的鱼,到集市上叫卖,生意一如往日的红火,很快一筐新鲜的鱼,就卖的只剩下了一条。
而说也怪。
最后这一条鱼,大而肥美,可走来走去的人,就是不买。
渔夫为了把这条鱼卖了,只得坐在街边苦等,一等就是晌午,渔夫看实在没人买了,便想着,不如就自己回家煮了算了,最近生意都不。
也不差这一条。
渔夫正要离开,就见一个老妇人乞丐,正缓缓的靠近他,两眼直勾勾的看着他筐里的鱼,想吃,却没钱买。
渔夫一时心软,就把最后一条鱼,赠给了这乞丐打扮的老妇人。
谁知这老妇人还挺懂礼的,估计是家道中落才会如此落魄,当即,她就从身上,摸出一样东西,送给了渔夫,道:“家中小孙子连日病重,药石用,弥留之际,只想喝一口新鲜的鱼汤,奈何没有银钱,这东西虽不值钱,却也聊表心意。”
渔夫接过一看。
就见老妇人递给他的,是一只石头做的小乌龟,有手心大小,做工很是精致,惟妙惟肖。
可惜就是这石头,黯淡光,估计值不了什么钱,若是值钱,这老妇人估计早拿去当了,换钱了。
不过这渔夫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因为他总觉的这小石龟,有些不同寻常。
“……你送我东西可以,但你不可以隐瞒我呀?”
渔夫问老妇人。
这老妇人正是走投路,忽得这渔夫的恩惠,心中感激,便就告诉了这渔夫,小石龟的来历,只是这个来历,有点玄妙。
原来老妇人的父亲,是一个走阴人,经常的替活人走阴,替阴间办事,一次,老妇人的父亲走阴的时候,在阴间的一条路上,捡到了这只小乌龟。
不过捡的时候,这小石龟可不是这样的。
而是阴间路上的一个大土块,被随脚一踢,就滚了起来,而一滚,土块就碎了,碎掉的土块里,居然掉出了一个掌心大的小玉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