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餐厅后,为了不引人注目,我则是套上了一件T恤。
“王吉帅,说实话,我后悔来这里了。”
“哦,为什么啊!”
“因为你的身材实在是太好了。好多人就将目光看向了你,特别是一些女生大妈们,简直就像是看到了绝世珍宝一样。”
“那么,我在你的眼里值什么呢?”
“你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可有可的宝石啊!”
“那我走?我相信我这颗不起眼的宝石会有人抢着要的。”
“你敢?”
“逗你玩的了,我在的眼里,你就是那个我值得守护一生的宝石,我又怎么可能会就此抛弃你呢?”
“原来我在你的眼中这么重要啊!”
“这是当然了呀!”而后,我们要的饭菜就到了。
吃过饭之后,我们就准备好好的逛一下这里。要知道,三亚可不仅只是只有海边沙滩,更是还有着一些名胜古迹,人文景点。
而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就序列于中国版图。1987年9月26日,升格为地级市。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又被称为“天涯海角”。曾是隋朝谯国冼太夫人的“汤沐邑”;唐朝大和尚鉴真漂流登岸和传道讲经之地;唐、宋两代曾有7位名相、名臣被贬到三亚。延及宋、元、明朝时期,三亚的经济得以初步发展,棉纺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三亚市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有独特的三亚市民俗文化,就如黎族打柴舞、崖州民歌以及洗龙水
黎族打柴舞,海南省三亚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打柴舞是黎族民间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回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2。
崖州民歌,海南省三亚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崖州民歌是海南省地方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于三亚崖城以西、乐东沿海等古崖州属地及东方感城一带。是以崖州客人(汉人)方言咏唱、格律异常严谨且自成一体、蔚起于古崖州“西六里”乡间并向四周传播的一种汉语民谣。崖州民歌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民歌歌手将热情的曲调注入吟唱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淋漓畅快地一一释放。2006年5月20日,崖州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洗龙水,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这天,所有人家都会像过年时一样在祖屋摆上香案祭祖,而洗龙水,相比于吃粽子、赛龙舟,更显重要,是海南本土民众所必须进行的神圣“仪式”,人们可以不吃粽子,不赛龙舟,洗龙水却是一定要进行的。一般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海南四面环海,老百姓们对屈原投江寄予了美好的愿望,认为屈原投江后变成了龙神,在端午节这一天会出来活动,这天所有的水也就变成龙水。人们洗龙水可以得到龙神的保护,身体健康不长热疮热痱,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而后,我们在逛了一圈后,也就回到了宾馆里。
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沙摊上。
“王吉帅,那个海上冲浪好帅啊。”
“怎么,你想学吗?”
“嗯,我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