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宁冉奶奶家人员到场最齐整的一次了吧,大姑、小姑、大伯、小叔一家都回来了,只是有几个在还外地求学和工作的小辈还没有赶回来。
宁冉看到这一圈有时连过年都难得一见的亲戚,很是感慨,可惜这却并不是什么好日子。
她去见了奶奶最后一面,强势了一辈子的老太太此刻安静地躺在沙发上。因为事发突然,还没有打好棺木,老太太此刻还被大伯家给安置在木沙发上。宁冉想起之前大学时见外公最后一面时,哭的不能自已,此刻她却掉不下来一滴泪水。倒不是不伤心,就是心里感伤,但哭不出来。
出来时,看到长辈们正聚在院子里一起商量着丧事该怎么办。大姑的意思是大伯作为老大应该负责协商,老太太的后事是不是还是要办的体面一点。而大伯呢,听口风似乎并不是很想大办,为啥,要钱。此刻大伯娘在堂屋正若其事地招呼着众人,而宁冉她爸还有小姑等则伤心地在后厨忙碌。
来的路上,她就听她妈说过了,老太太前两天还好好的,宁冉她爸之前会去帮忙,老太太看着精神还很好,一点毛病都没有。然后,昨天中午,老太太去赶集,不知道怎么回事,回来就喊心里不舒服。然后,听说大伯和大伯娘也没带人去看医生,水都没给人倒一碗,就让躺着休息会儿。那会儿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大伯两口子就径直去了厨房吃饭,等后边回来一看,老太太啥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只得赶紧打电话通知各家亲戚。
说起这事,大家都有些气愤,也就是说老太太临了饭都没吃饱,水都没喝上。为什么当时两口子不带人去看医生,说不定看了人还在呢。老太太之前身体就有各种小毛病,大毛病倒是没听说。
当初也不是没有子女提到接老太太去城里生活,宁冉她大姑和宁冉的爸都有提过,但老太太坚决不肯,怕自己不在,老大也就是宁冉她大伯在村里忙不过来。
于是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中间有一次老太太的腿摔断了,宁冉记得很清楚,她大伯当时立马就找人直接给送到了宁冉家。美其名曰,镇上的医院要靠谱些,然后以农活忙为由径直回家了。
但两口子都要上班,只得不时请假去医院陪护,后来还是宁冉她大姑看不下去了给接到了县里。她大姑说自己反正已经退休了,在家可以全心照顾老人。宁冉爸妈对此很感谢,如果不是大姑,估计还得折腾一段时间。后来,腿养好了之后,老太太又自动收拾好包袱回到了大伯家,继续在大伯家‘当牛做马’。
每每说起这事的时候,宁冉记得她妈总会咬牙切齿,也就是宁德志这个怂包和宁老大这个奸猾的,遇到这群好兄弟姐妹了。你看看其他家,要说这种早就不来往了。宁冉她外公外婆都没享受过什么福,每次都怕打扰到子女,从来不给子女添乱。让人来玩,都不来,来也是因为各家忙不过来帮忙带带小孩之类。
由此可见,宁奶奶和宁大伯不愧是一对好母子。宁冉有时候也不免好奇,为什么老太太能如此偏宠大伯,即使在自己生病大伯把人一扔一走了之,事后俩人还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母慈子孝。
随着老太太的离去,这个问题,宁冉怕是永远都想不清楚。
这边厢刚开始,大伯就一直不点头,直到几个兄妹表示这次伤事大家平摊,甚至大姑牵头可以多出一些,毕竟她家的条件最好。宁冉大伯这才好不容易点头,答应赶紧去联系人办事情。毕竟在村里他待的时间最长最久,有许多老规矩还得找人办起来。
宁冉这些小辈没有发言的权利,她就在旁边和稍小的几个聊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