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来到钱知府为钦差安排的府衙,光龟公就安排了3个,丫鬟大大小小30多人,其中不少都是青楼妹子,魅惑动人。李自成一看,这架势,是想让这帮人都拜倒在石榴裙下,没时间去找他们的事,更没时间去办差。
当下言,打发走了钱知府,大门一关,走进内衙,安排弟兄们放松放松,然后打了手势旗语,扬州锦衣卫的暗哨就来了,李自成对暗哨说:“麻烦跟沈炼大人说,晚上找个熟悉扬州当地情况的人,帮我介绍下这里的情况,不知道水的深浅,我这也不好去游啊”
“属下遵命!”
整个下午李自成都在整理思路,只是听见其他的房间各个总兵在跟那些妹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春光乍泄。不得不说,这些扬州瘦马真是厉害。
这个时候,是明朝末年,实行的是变了味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朝末年实行的一种统一的税收制度。它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由左良玉提出并得到采用。该税制主要适用于南方地区,旨在解决地方税收混乱和减轻农民负担。
"一条鞭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多种不同的税种合并为一种综合税收。在此税制下,所有税种被合并为田赋,通过对土地进行统一的征税来代替之前分散的税种。这样一来,农民只需向政府缴纳一种税金,简化了税收形式和征收程序,减少了农民负担,同时也减少了地方官吏的滥征和苛捐杂税的可能性。
根据"一条鞭法",农民每亩田地按照一定的税额进行征收,而具体的税额则根据土地的肥瘠程度、地理位置、作物类型等因素来确定。这种统一的税收制度使得税收征收更加公平、透明,并且减少了地方官吏的滥用权力的可能性。
然而,虽然"一条鞭法"在理论上有其优点,但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官吏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可能会滥用权力,提高税额或乱收费用,给农民带来不公平的负担。此外,由于明朝末年的动荡局势,这一税收制度在很短时间内就法得到全面落实。
总的来说,"一条鞭法"是明朝末年的一种税收制度改革尝试,旨在简化税收形式、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实际实施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就拿扬州来说,城里的大户张地主,兼并了田地3000亩,朝廷摊派到他身上的税负是每亩田2钱,结果他转身就问租田的佃户收4钱,然后还有官府又要问老百姓佃户要各种摊派,摇椅(就是免费给官府干活),还有各种苛捐杂税。朝廷上没加那么多,都是肥了地方上的官府,三年明知府,十万雪花银,不是白白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