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后莫寒和莹莹老师来到沙盘室,莹莹老师把自己的焦虑和自己的烦恼疲倦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沙盘的盘面上。
莫寒静静的陪伴着莹莹老师,等莹莹老师摆完之后,莫寒又给莹莹老师一些引导,让莹莹老师更加深入的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了自己问题的答案,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认识。
这次沙盘课程之后莹莹老师和莫寒的关系就更加好了,虽然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莫寒的本职工作,但是莹莹老师还是觉得耽误了莫寒的下班时间,并说有时间一定要一起吃饭。
因为单位存在不定时的加班情况,莫寒就在自己办公室的一个抽屉里边装了满满一抽屉的零食,莫寒告知莹莹老师饿了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来拿吃。
其他老师莫寒也会时不时的分享。
莹莹老师只是吃了几次,但总是不断往里边填东西。
一个午休的时候,莹莹老师拿着牛肉干来到莫寒的办公室。
“你快尝尝这个牛肉干,可太好吃了!灵儿分给了我几个,我没吃够,就问她要链接,自己又买了一斤!”莹莹老师说完,就把半斤的牛肉干放到莫寒的办公室里边。“你什么时候想吃,你就自己拿着吃。”
不仅如此,莹莹老师出去旅游的时候,也会给莫寒带车厘子和各地的特色小零食,一元硬币般大的车厘子,莫寒是论如何也不舍得给自己买的,被挂念的这种感觉让莫寒非常的温暖。
莹莹老师各种各样的小惊喜,是莫寒在领导的压榨下依旧喜欢上班的原因。
莫寒在平时不忙的时候,也会经常帮助莹莹老师带孩子,在环境创设方面也是主动的帮助莹莹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或许可能,莹莹老师和莫寒是一样的人。都是觉得不能欠别人的,就这样在欠与还之间的反反复复,让莫寒和莹莹老师的关系越来越好。
一日莹莹老师和莫寒聊天的时候,莹莹老师谈到小时候给爸爸买酒的事情。
“小时候我爸去买酒,那个瓶盖总会中5毛钱,我就特别喜欢给我爸跑腿去买啤酒,有一次我买酒回来上楼梯的时候,不小心给绊倒了,啤酒瓶磕碎了,我拿着瓶盖带着破碎的啤酒瓶就回家了。”莹莹老师边笑边说道。
莫寒也跟着一起笑。
“到家后,我爸吓坏了,问我手怎么都是血。我这个时候才注意手上的血,刚才光想着把瓶盖拿回来。”
莹莹老师接着说道:“从那之后我爸再也不让我去买啤酒了!”
本来跟着一起笑的莫寒,现在不笑了。莫寒的心里有点酸酸的感觉,明明是很悲伤的故事,莹莹老师却当做笑话来讲,莫寒佩服莹莹老师的勇敢。
莹莹老师从来也不提自己的妈妈,莫寒也没有问过,或许在没有母爱方面,两个人是一样的吧!也或许是因为这样,莫寒和莹莹老师都很会照顾别人的情绪。
莫寒以前也总是给家人准备惊喜,在给莹莹老师准备惊喜的时候,莫寒想到莹莹老师开心的样子,自己也会很开心,这是为数较少的双向分享。
对于原生家庭,所谓的家人更多的是索取,对于莫寒,他们很少付出心思。
在单位上班的时候,莹莹老师也是总会在方方面面照顾到莫寒。
莹莹老师自己买奶茶的时候,总也会带上莫寒的份。
加班的时候,莹莹老师也会把自己的夜宵分给莫寒一半。
真正的爱不是单方面的贡献和付出,而是双向的分享和关心。莫寒与莹莹老师的相遇,也在提醒着莫寒要改变自己对待原生家庭一味付出的现象。
同时,莫寒也因为身边会存在这样温暖的人而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