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以前做饭更好吃!你还没生的时候,现在妈妈懒了,做饭比较糊弄!可惜你没吃到过妈妈做的好吃的时候!”寒哥添油加醋道。
莫寒气的肚子鼓鼓的,摔门走了。
莫寒总觉得父亲只是家庭地位比较低,并不是不爱自己,并且有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人,可能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爱。
等到侄女出生之后,莫寒才清楚,父亲并不是不会表达爱意,只是非常单纯的不爱自己而已。莫寒看着父亲与侄女相处的每个瞬间,心都会有绞痛感。
小时候对待自己动不动就动武的父亲,对待侄女却可以做到24小时陪伴,条件包容。
莫寒会计较这每一个被差别对待的瞬间。计较的同时内心的“应该”也会出来捣乱。
“你不应该去这样嫉妒侄女和你的哥哥,他们都是你的亲人,想想你的父母生你养你这么大,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心中的应该对莫寒时时刻刻的念叨一些莫寒不想听的话。
小学的一次水彩绘画比赛的前两天,莫寒的画被美术老师给改了。
“呜呜呜......马上就比赛了,为什么要改我的画!为什么只有我的画被改了,其他几个参加比赛的同学的画为什么没有被改?呜呜呜......”莫寒边哭边画。
莫寒没有勇气去抗拒大人的要求,只是爱哭,爱吵吵。
虽然十分生气和不满意自己的画被老师改了,但莫寒还是坚持练习改过之后的绘画。最后虽然肿着眼睛比赛,还是取得了不的成绩。
莫寒对于每一个不公平的小瞬间,都会将其扩大,甚至可以说十次有九次得眼睛下大雨。
不公平对于莫寒来说就是内心不能触碰的点,只有稍有一点被不公平的对待,莫寒都会反映强烈。
长此以往,寒妈给莫寒贴了新标签。“真能唧唧!”
初中莫寒最喜欢的就是英语课,因为英语老师长得非常漂亮,又很温柔,所以莫寒因为喜欢英语老师,爱上了英语课。
一次英语课上,老师询问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莫寒随口就答出。而老师却当做是别的同学说出的,还随口表扬了那个同学。
下课之后,莫寒来到英语老师的办公室,轻轻的敲了门,英语老师请莫寒进来。
“老师,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是我说出来的,你表扬了!”莫寒委屈的说。
“那对不起了莫寒,是我听了,下次我一定能认出你的声音!”英语老师面带笑容的回复道。
莫寒听完之后开心的走了。
或许没有同学注意是哪个人说的问题的答案,就是听到了大家也不会记住这个瞬间是谁回答了问题,但是莫寒会很在意自己喜欢的老师把自己认成别人。
莫寒就是那个因为小事就会计较的人。是妈妈眼中那个“真能唧唧!”的人!
永远不要忽视一个母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一个陌生人的差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时心情,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
一个母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差评,将会如形随形的跟随孩子的一生,并在孩子的每个重要的时刻提醒他是一个很差的人。
越长大,莫寒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会在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大哭,会去找当事人理论。长大后的莫寒被灌输了不应该斤斤计较,然而莫寒就是一个计较的人。
所以,莫寒学会了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全部都埋藏起来。做一个“好孩子”,做一个大家口中应该成为的人。
听话,懂事,学习好,省心并且不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