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上的老师,最令莫寒惊讶。可能是他人言语灌输的原因,在莫寒的心里,大学的老师是那种上课就讲,下课拎包就走,什么也不管的人。
未曾想,大学的老师们每个都非常的认真负责,他们的为人和为师的态度,让莫寒受益一生。
心理学专业是自己瞎选的,选择心理学之后的莫寒,越学越着迷,自己的收获也是多多。让莫寒忍不住觉得自己和这个专业是一种缘分吧!
缘分应该也是分善缘和恶缘,如果大学专业的选择和恩师、朋友们的遇见是一种善缘,那么原生家庭应该就是一种恶缘吧!这么想来,人的一生很多事情应该都是早早被安排好的。好坏都有,早晚来到也有顺序。
大一上学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个知识点。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
“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
“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对于莫寒来说,本我和超我就是自己内心的两个黑白小人,小黑(本我)和小白(超我)。小黑是坏人,会把自己的欲望看的最重要,自私自利,万事总是先考虑到自己。小白是好人,好到道德高尚,压抑自己,事事都会为别人着想,私奉献。
本我,就是现实中的莫寒。本我是小黑和小白打架的过程中的一个调节者,如果本我足够强大可以调节好小黑和小白,就会表现成正常人。
人非圣贤,谁能没有自己的私心呢?所谓阴阳平衡,人只有适当的考虑自己,并做到克制自己欲望不过度,才能成为一个不过于自私又不压抑自己的正常人。
本我和超我,但凡有一个过度了,都会给人带来精神的失衡。
而莫寒,就是小白把小黑打倒,并且压在屁股底下起不来的人。莫寒总在强迫自己做一些自己不舒服,别人舒服的所谓道德高尚的事。在家庭,校园和日后的工作单位中,都是如此。
莫寒高中过生日的时候,好朋友双双送给了自己一条七彩水晶手链。莫寒放到家里,等到有一次自己整理礼物的时候,发现手链不见了。
“妈,你看见我那个七彩手链了吗?放在一个礼物盒里边。”莫寒问。
“没看见,什么手链?不知道。”莫寒妈妈不耐烦的回应着。
莫寒开始翻家里的抽屉,在镜子下的抽屉里找到了自己的手链。7个水晶只剩下5个水晶,手链尾部的小吊坠也被扔掉了。
“我的手链怎么变成这样了?”莫寒边喊边哭着。
“那个啊?我看你也不戴,我就戴着了,太长了我就给卸下两节,要不然太长了,戴着不利索。”寒妈不在意的回应着。
“谁让你碰我的东西了,你不经我的同意,就翻我的东西,你戴就戴了,还给我拆掉了一部分,我都一次没有戴呢!拆下来的两节给我放哪了?”莫寒生气的说着。
“不记得扔哪了,你自己找找吧!不就一个破手链吗,至于哭吗?一天天那眼泪怎么那么不值钱?”寒妈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的不妥。
在莫寒家里,从来就没有尊重可言。丈夫的尊严可以被随意践踏,女儿根本没有尊严可言。
对于这样不被尊重的时候,莫寒的“超我”是这样压制自己的:“你的父母是农村人,他们供你读书,让你有修养,有文化。送你走出大山,但是他们并不像你一样能够接触那么多的文化,她们的粗鲁源于他们没赶上好的时代,没有机会接触好的教育,这么想来他们也很可怜了,所以应该大度一些,不应该和他们计较。”
就这样,莫寒的“超我”就通过道理,又一次打败了想要表达自己不舒服心情的“本我”。
“莫寒,把你西屋那个柜子里的东西收拾收拾,不要的都拿去卖废品去,别都搁那堆着,家里的破烂本来就够多了!”寒妈对莫寒说道。
莫寒来到自己的小柜子前边,里边有自己从小到大收到的同学送的各种小礼物,还有自己用过的笔记本和教辅资料等。家里三间屋子,容不下莫寒的两个小柜子,莫寒千挑万选留下来了几本记得比较认真的笔记,剩下都拿去卖废品了。
莫寒大一的时候,哥哥结婚,嫂子是和莫寒一样大的女孩。婚后寒妈拿出这些年和寒爸攒下来的十万元积蓄,给哥哥付了首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