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把烧木炭的任务,交给了手下的将士之后,就赶紧骑上自己的战马,赶回了将军府了,毕竟他还有很多的事要做。
军营离将军府不远,骑马没走上一会儿,项羽就来到了将军府门前。
他正好看见将军府内的侍从下人们,一起在大门外的马车上,往院子里搬运货物,项羽便上前去查看,搬运的是什么东西。
一看,原来是马涧买完了硫磺,回来了。
马涧看见项羽回来了,便赶紧来到项羽前,拱手行礼,汇报情况。“大王,我把全丹东城内的硫磺都买来了,一共足足三百多斤。这些足够了吧。”
项羽一脸奈,心想,三百多斤硫磺也就是一千多斤炸药的量。那可是几十万大军啊,炸药再厉害,也不能用这么点啊,这马涧可真是有点太高估炸药的威力了。
项羽摆摆手,然后把马涧拉到一旁,心里默默算了一下,需要的硫磺重量后。低声对马涧说道。“这些还远远不够,我至少还得再要三千多斤,你还是去丹阳城买吧。丹阳城大,卖硫磺的应该多些。”
马涧大吃一惊,“大王,要这么多啊。三千多斤,您没算吧。真是三千多斤?”
项羽点点头,“我没算,就是三千多斤,你快去丹阳城买硫磺吧。”
“诺,大王那我去丹阳城买,再去军营里带几个人,再多驾上几辆马车去。一个马车就是压烂了,把马累死也拉不回来呀。”
“嗯,就按你说的去办吧。快去快回,时间不等人,不管回来早晚,都得今晚就拉回来,刘邦可正在集结兵力了。”
马涧吃了一惊,感到十分诧异,心想,这刘邦动作也太快了。
“诺,大王,我势必今天天黑之前,去丹阳城,给您拉三千多斤硫磺回来。”
“好,快出发吧。”
“诺。”
马涧在得知刘邦已经集结兵力之后,便快马加鞭的开始行动了,马涧火速来到军营,找了几个将士,然后又去找来几辆马车。
马涧驾着马车,带头狂奔,一路上颠的马车哐哐作响,过弯时都跑出了,快漂移的感觉。这丹阳城距离丹东城至少也有一百多里路,光来回就得两三个时辰,马涧不敢不急呀。
项羽看着眼前的几百斤硫磺,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心中也算有了些把握。这硫磺看来还算好买。
在这小小的丹东城内就能买上几百斤硫磺。而那丹阳城,作为曾经的楚国国都,贸易繁华之极,规模人口各方面,都胜过十个丹东城,马涧他们肯定能轻松买够三千斤硫磺。
还是先进屋吧,项羽刚来到自己的屋外,就听到。
“你放开。”
“服不服啊,小姑娘,啊,乖乖认输吧。”
“我不,啊……啊。”
听到杨姬的叫声,项羽赶紧跑进屋内,一看,虞姬正紧紧压在了杨姬身上,把杨姬双手紧紧的按在床上。嘴快紧贴着杨姬的嘴了。
“不老实啊,小姑娘。”
虞姬说这话的时候,嘴都快贴上杨姬的嘴了。
项羽心想,这虞姬怕不是个拉拉,也喜欢杨姬吧。哎呀,这古人也太开放了。
“咳,咳……咳咳。”不知还怎样开口的项羽,尴尬的假装咳嗦,来吸引虞姬注意力。
虞姬玩的太投入了,这才发现项羽就站在他们身后。
脸刷的一下红了,一脸羞涩的解释道。“我跟妹妹角抵,妹妹身子骨弱,得练练。”(角抵:秦汉时期的摔跤。)
杨姬赶紧坐起来,上前反驳虞姬。“大王,姐姐撒谎,她非说要好好教教我怎么服侍你。然后她扮成您,把我压在床上了,刚想脱我衣服,您就回来了,真是羞死人了。”
虞姬见杨姬把事实说出来了,只好改口,一脸媚笑的看着项羽。“大王,臣妾这也是怕妹妹不会服侍您,怕您不尽兴嘛,所以就教练妹妹,臣妾这可是为了您好啊。”
虞姬这样一说,项羽心里乐开了花,对着虞姬会心一笑。心想,虞姬真是体贴人啊,不但要自己服侍好我,还要让杨姬学会服侍我,得此一妻夫复何求啊。
心花怒放的项羽,一脸宠爱的捧着虞姬的脸。“爱妃,你真是本王的好爱妃。”
然后转头。一脸宠溺的看着杨姬说道,“杨姬,你也是我的好爱妃,不要生气,姐姐这是和你闹着玩,你和姐姐好好学学吧。”
杨姬一脸娇羞的点了点头。“诺,大王,我一定好好和姐姐学。”
“嗯,你们在屋里,好好玩吧。”项羽一脸宠爱的望着两位夫人。
说完便不舍的把门关上,让她俩人继续练习。项羽来到院子里,借着闲逛,和等待季闻的硝石,来分散自己内心的躁动。
现在院子里都是人,再在屋子里待着,就得忍不住,做出那让下人们取笑的事了。
果然等了没一会儿,季闻就带着好几辆马车回来了。
“将士们,你们把车先停在着吧,我进去问问大王,放在哪里。”
“诺。”
季闻让手下将士们,停好车之后,来到将军府内,寻找项羽。
季闻一看项羽,就在院子里等着他,便赶紧上前,参拜项羽,汇报情况。
他一脸的自信和骄傲,心想,买了这么多,大王肯定十分满意。
“大王,我把城内所有的火硝石,都买光了,马车就停在门外了,是否让下人们立刻搬进来。”
项羽一看季闻自信的表情,心想肯定买的少不了。
便笑着询问道。“季将军,买了多少斤火硝石啊。”
“大王,末将买了足足三万斤!”为自己购买量,十分自信的季闻,不自觉的提了提嗓门。
虽然超了,但是多了,总比少了强,以后用的还多。
项羽十分满意的拍了拍季闻肩膀。“干的漂亮,不但够用,还富余呢。快带上下人们,一起去搬进来吧。”
“诺,多谢大王褒奖。末将马上去安排他们,给大王把火硝石搬进来。大王是放院中吗?”
院子里肯定是不行,肯定得放房间里呀,万一下雪,下雨,还得再搬进去,那不累死了。
“你看看院中有哪个空房放的下,就放哪里吧,随便你挑。”
“诺,那末将自己去找了。”
“去吧。”
季闻在将军府内,寻找了一会儿,果然找到了一间仓库一样,空荡荡的大房间。
找好了放置硝石的地方之后,季闻就叫上院里的侍从下人们,跟着他一起出去搬硝石了……
“哎,你说,这大王买了这么多的火硝石,是干什么用啊。”
“听说大王还买了很多流黄。该不是要炼丹吧。”
“应该是,不然为啥买这些东西。”
“想不到大王还好这个呀。”
“快别说了,小心大王听见了,怪罪咱们。”…………
下人们看着这满满十多马车的火硝石,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虽然谈论的声音很小,但是项羽耳朵还算很灵,把下人们和侍从们的话,听的是一清二楚。
项羽听了他们的谈话后,不由的担心起来,他们知道了硫磺,硝石了,再知道了木炭,和石蜜。我这这炸药配方,他们就全了。
万一这些人传出去,人们在知道我有炸弹之后,不就能猜到炸药原料了嘛,现在可千万不能把火药配方泄露出去啊。
一旦把炸药的配方泄露了出去,让敌人,或者为非作歹的人造出了炸弹,那后果真是难以想象,后患穷啊,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这炸药而死于非命,间接的因自己而死。
那该怎样保密呢。项羽一时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自己是一个暴君,或者心狠手辣的君王,那好处理,直接把所有知道此事的下人,全部杀光就行。
可我项羽是要立志成为一代圣君,名垂青史的啊。那种坏名声和狠毒的事情,肯定不能做。再说了,就算不考虑名声,我也确实下不去手啊,天天朝夕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有感情了。
可到底该咋办呢?
不断思索的项羽,在苦思冥想了一番之后,灵光一现,有了主意。
对了,刚才有人说我要炼丹,那我就假装炼丹,把配方弄乱。让季闻再多去买几样东西,那样他们就不会猜出配方来了。
而磨粉,配炸药的过程保密,就容易多了。让将军府内,这些下人们全部放假。给他们两天假,让他们想回家的回家,想出去的出去,就是不能进将军府。
好,就这样。项羽趁着他们还没搬完火硝石,都在院子里。
便故意来到季闻面前,大声说道。“季将军,剩下的那些炼丹材料,你也快点去城内买来吧。”
炼丹?季闻一时愣住了,没反应过来。项羽便赶紧超季闻使了使眼色。
“就我那天跟你说的,丹砂,白锡,黑锡各五千斤。你忘了?”(黑锡:锡。白锡:铅。)
季闻心领神会,赶紧配合项羽,一起表演起来。“末将没忘,末将卸完了货就去买,好。”
项羽点点头,与季闻会心一笑。
季闻也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联想到项羽曾说的保密,猜到了项羽这一番谎话的用意。
很快,两万来斤的火硝石就被将士们,码放在了库房里。
跟随季闻一起拉来硝石的将士,见硝石已经码放完毕,便上前询问季闻。
“大将军,这火硝石咱们已经卸下了。咱们是不是按大王说的,再马上去买丹砂,白锡和黑锡啊。”
季闻心想,大王既然是想要混淆视听,那我就没必要,真的去买那些东西了,买来浪费钱财不说,还得搬运存放,浪费时间和库房,只要让他们以为我买了,就行了。
于是,季闻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对询问的将士们说道。“那些东西我多花些银两,让那些店家都给我来就行了。你们太劳累了,回去休息吧。”
不知实情的将士们,听到季闻如此善待他们,纷纷对季闻,感激不已。“诺,多谢季将军”
“多谢季将军,季将军真是太体谅属下了。”……
“你们不必多言,快回去吧。”季闻摆摆手说道。
“诺。”……
喜出望外的将士们道谢完季闻之后,便欣然出门,开心的回军营了。
看着这些将士们走远了之后,季闻才放心的走进院子里。
而项羽见季闻已经来到院子里,便当着下人的面,明知故问起来。
“季闻,你怎么还不去买本王炼丹的其他材料呀。”
季闻一看院中的下人们,自然知道项羽故意这么说的用意。便又配合项羽给府中的下人们,演起了戏。
“大王,我忘了您给我那张炼丹方子上,白锡,黑锡,还有丹砂需要的数量了。请让我进堂内,再看一遍。”
项羽听后与季闻相视一笑,心想,这季闻还真聪明。
“好,那你跟我来厅堂里,看看丹药方子吧。”
项羽没走上几步,便想到,现在是时候该让府中的下人们离开了,再不走,季闻也没法装了。
项羽便又转身回头,招呼起府内的下人们。
“家人们,快出来,本王有喜事要宣布。”(家人:秦汉时期对下人的一种称呼。)
府内的下人们,听到项羽有事找他们,都纷纷来到院子里,等候项羽宣布喜事。将军府下人侍从不多,加起来不过十几人,所以很快就都出来了。
项羽见下人们都陆续到齐了,先确认了下,以免有遗漏的。
“家人们,看看你们的左右前后,还有没出来的吗?”
下人门左顾右盼,看了看,纷纷摇头,表示没有。
项羽见人都齐了,便给他们说道。
“本王即将大婚,再娶一个夫人。特准许你们休息三天,回家,探亲访友都行。就是不能住在府内。”
众人一听,纷纷激动不已,古代的下人们,哪有假期呀,也都不去细想,快要大婚,明明要用人忙活,为什么反而给他们放假三天。
都一个劲儿的,对着项羽贺喜。“诺。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同喜,同喜。你们收拾收拾,去吧,三天后回来。”
“诺。”
下人们回到了房间,很快就都收拾好了,一个个,三五成群的背着随身包袱上路了。
下人们,刚出门就忍不住,嬉笑调侃起来。
“这大王难道还羞臊不成,怕我们听见?”
“哈哈哈哈,可能是怕屋内施展不开吧。毕竟一起与两个夫人那个。”
“这大王体力如此强悍,那新来的小夫人,不知道扛不扛的住呀。”
…………
他们还真的以为项羽是因为好色,想尽兴不受妨碍,才支开他们的呢,不过他们走了,项羽到晚上的心里,确实会轻松许多。
言归正传,项羽见下人们离开,便与季闻说道。
“季闻,咱们现在就是马涧的流黄不够了。石蜜也够了,等明天木炭烧出来,就可以做出炸药,试试威力了。”
“诺。大王。那咱们马上开始吧。”
项羽摆摆手,“不急,先把工具弄齐了。进厅堂来,我给你写写都用什么工具。”
“诺,大王,那你快写吧。写完了我马上去买。”季闻也是个急性子,恨不得现在就制出项羽所说的炸药,他也好开开眼界。
两人来到厅堂里,项羽坐下之后,便开始边想边写。
想把木炭,硫磺,硝石还有石蜜,磨成粉肯定得用石磨。院子里就有,这个不用写。
要把这四样原料放进石磨里,得先用锤子,或者斧子把它们弄碎了,不然没法磨。可这加起来一万多斤呢,得敲到猴年马月去呀。项羽忍不住双手抱头,苦思冥想起来。
季闻见项羽还一个字都没有写,还抱头沉思,便忍不住询问项羽。
“大王,您这是为何事发愁呀。”
项羽一脸苦闷的说道,“唉,这些东西都要磨成粉,可是要先敲碎了才能放进石磨里,不然没法磨啊,可我们总共就几个人,得敲到什么时候啊。”
季闻听后,笑道,“大王,您忘了,可以用石碾碾碎啊。”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项羽恍然大悟。
这个石碾,院中肯定没有,一般只有村子里才有。人们把麦子收割完之后,用它来把麦穗碾成麦粒。
这个得去城内的石匠作坊买,项羽终于开始写了。
“石碾一个。”
磨成粉之后……
“大王,大王,我们送石蜜来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送石蜜的叫门声。
季闻见状,赶紧起身拱手,对项羽说道。“大王,我去开门吧。”
项羽想了想,算了,还是一起去吧,顺便看看整车的石蜜,纯度是不是和零买的一样。
于是,项羽对季闻摆了摆手,说道。
“算了,我和你一起出去吧,看看石蜜纯度。好心中有数。”
“诺。”
“大王,大王。我们送石蜜来了。”……
送石蜜的人,好像生怕别人,听不见大王是要的是他们家石蜜一样,还在喊个不停。
两人快步来到来到门口,打开大门。
“小民拜见大王。”亲自送货上门的饄店老板,见到项羽,赶紧带着伙计们一起,行大礼参拜。
“快起来说话吧。”项羽抬了抬手说道。
“诺。”……
饄店老板起来后,便满脸堆笑,一脸殷勤询问项羽。
““大王,这三千斤石蜜,给您放哪呀?”
项羽哪里知道院中有哪些空房,搬进来之后,还没好好转过呢。
便转头对季闻说道,“你刚才放火硝石的时候,找过院中的空房,有能放下这三千斤石蜜的房间吗。”
季闻迟疑了会儿,想了想,看着项羽说道。“有一间房,应该能放下。不过有些杂物,需要收拾干净,可能一时半会儿没法搬进去。”
项羽看着饄店老板带来的几个人,心想,有这几个人还怕收拾吗?
便对饄店老板笑着说道。“得辛苦你和你的伙计们一下了,府中的下人们都不在,你带人与我一起把那间空房,收拾出来吧。”
饄店老板一听这话,诚惶诚恐,赶紧连连摆手说道,“大王,您真是,折煞老夫了,能帮上大王的忙,是小民的福气啊。”
“都快点,和我一起去收拾房间,放石蜜,快点。”饄店老板边招呼着伙计们,一边向项羽和季闻说道。“请大王,大人,带路吧。”
“季将军,你带他们去吧。放好之后,把饄钱给他们,再加些辛苦钱。我去忙那件事。”
季闻心领神会,点点头。“诺,大王您去忙那件事吧。”
“好,完事之后,你来找我。”
“诺。”
说完这话之后,季闻便带着饄店老板和那些伙计,去收拾那间准备放石蜜的房间,
而项羽便回到了厅堂,继续边想边写做炸药要用到的工具。
项羽接着刚才的步骤继续想,刚才想到那了呢。
对了,想到用石碾碾碎磨成粉之后了。然后就是按比例兑成炸药了,这就又要用到称,称好办,大街上有很多卖的。
项羽在纸上写下“衡一个”。(衡:秦汉时期对称重量工具的称呼。)
称好之后呢,就是把各种原料拌均匀了,这就得用的木铲了。好,再写上木刬。(木刬:秦汉时期木铲叫法,同音。)这个多要几个,写三个吧,这样工具就差不多了。
之所以选用木铲,而不是铁铲,这是因为铁铲在地面,铲东西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火花,有一点火花,就能把这上万斤炸药点燃了。那后果不堪设想,上万斤炸药,足以让这方圆十几里内,寸草不留。
再就是买三个小铜漏,来往炸弹壳里装药。于是,项羽再写上铜漏三个。
装完药,还需要插引信,这种普通的炸弹,用麻绳粘上黑火药当导火线就行了。府上也有些麻绳,可这么多的炸弹,一个十厘米,那就得几千米麻绳,府上那些根本不够。那就写上,细麻绳一百斤吧,应该足够了。
项羽觉得没有什么遗漏的了,就把写好清单的缣帛叠好,准备交给季闻。(缣帛:纸未出现前,用来书写作画的一种布料。)
虽然项羽已经,写完了要买的东西,但是季闻那边才刚刚卸车。
项羽看着正在指挥卸车的季闻,不禁望着门外,挂念起了马涧那里的状况。也不知道马涧买到流黄了没有,上没上路。
其实,此时的马涧早就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而马涧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马涧来到丹阳城内之后,很快便打听到了,一家批发硫磺的货栈。
然后进去问了问货栈掌柜的,有多少流黄,没想到,掌柜的说,有三四千斤,正好够了。
马涧不禁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马涧赶紧告诉货栈掌柜的,他家的流黄,全部要了。
货栈老板吃了一惊,他没想到,竟然还有人一次要这么多的流黄。流黄在这个时期,除了中医大夫,开的药方中少量使用外,也就方术士们使用一点,他们加起来也用不了多少。
这么大的量,足够货栈老板卖半年的了,马涧一个人就全要了,这也就难怪货栈掌柜的,会如此的吃惊了。
货栈掌柜的一看,这可真是一个大客户啊。于是,就赶紧让手下的伙计们,停下手上的工作。
先一起上阵,给马涧把全部的流黄,装到了马车上。
等硫磺装上了车,马涧把银两,给了货栈掌柜的之后,便直接上路了。
马涧丝毫没有,被这丹阳城中的繁华喧嚣,及灯红酒绿吸引,连中午饭都没吃。就直接赶上了马车,火急火燎的全速出发。
向着丹东城前进,马涧现在一心想要早些把流黄,送到将军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