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之后,知青点的一群人又声势浩荡的回去了,回去之后,稍微的收拾一下屋子,然后他们就去上工了,这也是顾桑榆和王客的最后一天上工。
朱大同的女儿朱杏在大家都去上工的时候,她来到了他爸朱大同身边,“爸,如果我明天去教学的话,那这个计分员的工作我就干不了了,可能得重选出来一位计工分的人”
“你要是不和我说,我差点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是啊,还得选出来一个几公分的人,这下村子里又要开始折腾了”
其实朱大同苦恼的并不是保华村里面的村民,而是如而是如果你安排这个几公分的人不合理的话,他们肯定会大吵大闹的,而且几公分这么一个简单又轻松的工作,他们肯定也会想让他们的子女干这个工作。
“爸,到时候你就像学校考试当老师一样,也考一个试,因为记工分的话,数学是需要学好的,要是连那种大字都不识的人来做这个工作的话,肯定会记得很乱的,到时候年底分粮的时候记工分的这个工作,还得需好长时间才能算出来,到时候可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你说的不,就按照你说的来办”
会计家的儿子,张海也考上了,所以会计和他的儿子张海中午也稍微的庆祝了一下,张海在吃完饭之后,对他的母亲翠兰说了,村里面建了一所学校,自己称为了那里面的老师,是通过考试获得的,然后在那里和他的母亲说了而一会儿话。
他的母亲翠兰是在生张海的时候难产去世的,不过会计从来都在小的时候从来都没有亏待过张海的母爱,尽可能的让张海多感受到一点父爱。
“爸,你放心吧,明天去学校的时候我一定会认真工作的,绝不会辜负你的一片心意的”张海在考试之前,他的父亲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来的一些书让他复习,然后他从小受到他父亲的的影响也是对学习比较感兴趣的。
“好,好,到时候我等我老去的那天,我到地底下也能和你妈说明白了”
第二天,顾桑榆还是在按照上工之前的那个时间起床的,起床之后就开始吃饭,吃完饭之后和王客一起去学校。
到了学校,就看到校长刘武已经到了,在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然后顾桑榆和王珂也就没有闲着,就帮忙打扫一下卫生,我到一会儿,学生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上课了。
校长刘武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一直呆在学校里面,考察一下这群老师们是不是真的合格,考察了一个星期之后,觉得有一些老师还是很不的,比如顾桑榆,王客,朱杏,还有隔壁村的一个知青。
自从这保华村建了一个学校之后,宝华村甚至是附近的村子,孩子们都来上学了,虽然在课堂上还是有些稍许顽皮,但是还算勤奋。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朱信因为去学校里面上课了,所以保华村每天记工分的任务就落在了朱大同身上,朱大同这几天也是在考核一些知青和村民。
心里也有了一定的想法,所以这天中午还没有到上工的时间,就敲响了上工的喇叭,然后在大钟的旁边开了一个会。
“大家都安静,我呢?也不想耽误大家吃饭休息的时间,因为我女儿原本不是记公分的工作,现在空下来了,我女儿大家都知道,也是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的,上过初中的,所以这一次记公分的人还是要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来”
“为什么啊?”
“就是啊?就不能让平民老百姓也来干一下轻松的活吗?”
“非要让那文化人干这种活干什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