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星在乡学4年,每次考试都以出色的成绩受到老师的称赞。他那超乎常人的悟性、机智常常令老师和同学们钦羡不已。只要讲一遍,经过复习,南星就已熟记在心,运用起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甚至在老师没有讲解前,他只要翻书预习—遍,便能学懂、弄通。
从6、7岁开始,南星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凌晨早早起床,或复习旧课或预习新课。哪天睡了懒觉,他内心就感到非常懊悔,在当天临睡前一定加倍补上。所以,他的知识功底非常扎实。除了课本外,上乡学之后,他还注意抽空读些课外书,作为对课本的一种补充。这样,他掌握的知识面就更加广博。再加上他天资聪颖,学习成绩遥遥领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乡学毕业,面临的就是入县学的考试,这天,南星早早地吃完饭,坐上一辆牛车赶到真定县准备参加翌日的考试。到县城后,他在旅店租了个床位,晚上和凌晨照例复习功课。
吃了早饭,考生们三三两两陆续赶到考场。考场外面,有的在低头看书,有的在仰头嘟嘟嚷嚷地背诵。唯有赵南星既没有看书,也没有背诵,而是十分悠闲地在场外踱步。
那年代,考生年龄限制不严格。既有翩翩少年,又有中青年,甚至五十岁的半老头子。南星在考场外一看,考生年龄都比自己大。
在别人面前,他不过是个黄口小儿。考生们一看,庄严的科场竟来了一个小孩,原来还以为是跟大人到科场玩耍来的,一问却也是考生,大家纷纷露出轻蔑的神色,你看他推着“铁铲头”(头顶只有四四方方一片头发),穿一身浅绿色粗布裤褂,脚登一双绑带鞋,显得十分好笑。
考生中有一位身穿土黄色、油渍麻花的夹袍、留着一撮小胡子的考生更是不服气。他想,这个考场我进了二十多年,至今连半个秀才也没考上。你这个胎毛未脱的小家伙,也敢来这个神圣地方与我等竞争,真是笑话!待我狠狠地把他嘲讽、奚落一番,将他撵到车辙里去玩尿泡窝。
山羊胡子想到这儿,背剪着手,踱着方步,带着嘲弄的目光把南星上下打量了半天,摇头晃脑地说:“小娃娃,你是深海娃鱼穿绿袄”,说完,还为自己想出一句妙词露出得意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