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孩子这就不能忍了!
花家母女齐出动,狠狠的收拾了那个女人。关于顾泽的这波热度才算是冷却下来。
这也让她们那母女几个再次一战成名。
转眼间就到了阳春三月。
花家的小院子也变了样。
院子收拾的很整齐。一棵石榴树,一棵桃子树。墙角还单独盖了一间厕所,她尽了最大的努力,上完起码能提上一桶水冲一冲了。
靠南边的位置特意开辟了一个小花园,摆上一套桌椅,几个小的每天都在那里学习。老师当然是上小学三年级的傅砚辞。
靠西那边的墙,花开划了一个正方形的小菜园,预留好养殖和种植的区域后,在框架内砌了一圈红砖,以此形成凹槽,用家具厂废弃的木材做了个鸡舍,安装在种植区后方,还在鸡舍边上放了个小梯子,多余木条装在砖上用荷叶固定,放上铁线网,鸡粪还能直接发酵成有机肥,灌溉菜园。
靠近东厢房的位置,搭了一个棚子,花开按照现代厨房的样子,在棚里砌了几个灶。不砌不行呀,她已经成功的发展了几个销售员,包括在供销社卖布的李春华。
她们每天只出三锅不同口味的酱,至于哪几款那是不固定的,有什么材料就出哪一款。再由苏铭澈上学的时候挨个送过去。
苏铭澈自从上次来了之后就留了下来,放了学就在花家帮忙,晚上和傅砚辞一起带着艺博睡在另一间小土屋里。
这种类似现代饥饿营销的卖法,居然意外的让他们家的酱火了起来,价格一瓶都多卖了两毛钱。一锅能出三十瓶,一天就能多卖十八块,一个月能多卖两百四。相当于花开半年的工资。
现在正是春种的时候,吃了早饭家里的大人都去上工了。
瞅了眼挂在墙上的钟,现在十一点了。艺博在厨房的角落找了几个红薯,丢盆里洗干净,舀了一瓢小米怼上一锅水,这是要煮红薯小米粥,苗苗就自动的跑去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