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5章 民间运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民间故事:倒霉小伙走运发财却把丈母娘赶出家门,县令:做的不

一个倒霉的小伙子,接连走运发了大财,没想到这小伙子发财之后,却把自己的丈母娘给赶出了家门,自己媳妇都劝不住!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就是咱们要说的故事:不要丈母娘的女婿!

这个故事发生在王家庄里,在庄里有个名叫王有才的书生,小伙子性格温和,长的是一表人才,而且还非常的有学问。他们家里在城里还开着铺子,生活条件还是非常不的。来王有才家里的提亲的人也不少,但都让王有才的老爹王四海给回绝了,因为他早就给他儿子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女方家里是他生意上的好朋友张富贵的闺女张秀娥。秀娥姑娘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模样长的也十分的漂亮。

王有才比秀娥年长两岁,他们两家都等着秀娥成年之后,把两人的婚事给办了。可有句老话说的好,叫花百日红人百日好。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两家人都遭到了重大的变故,首先是王四海的新铺子投资失败,原本富裕的生活一下子就变的落魄起来,他的好友张富贵得知情况之后,有心想帮自己的好兄弟,但自己却不幸染上了疾病,这光吃药看病就花费不少,就没有能力去帮王四海了。

这王四海好像是走了霉运了,生意上的事怎么都顺利不起来,投资什么就赔什么,十几年积攒下的身家全给赔进去了,王四海气不过也是生病了,而且他这病是心病,普通药物根本就去不了根,虽然王有才在身边精心照顾,但王四海还是抑郁而终,诺达的王家大院就剩下王有才一个人了,除了这个院子,王四海还给王有才留下来一屁股外债。而张富贵在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之后,心里也是悲痛万分,没多久也一命呜呼了。家里只剩下张富贵的媳妇吴氏和秀娥相依为命了。

她们两个都是妇道人家,对生意上的事根本就一窍不通,而且之前为了给张富贵看病,城里铺子差不多都当了出去,现在生活也是比较的艰苦的。王有才为了偿还自己父亲之前欠下外债,迫不得已把院子给卖了,勉强这才把外债给还上。卖了房子,王有才就没地方住了,这时候他就想到自己未婚妻秀娥,自己就去秀娥家里寻求帮助,反正自己去求自己未来媳妇帮忙,这也没啥丢人的。

等王有才到了秀娥家里之后,把自己情况这么一说,吴氏顿时就不高兴了说道:王有才,你咋想的?还想投奔到我们家,你也不看看我们家现在是啥情况,为了给老爷治病现在是家徒四壁,哪里还有闲钱养一个男子吃闲饭呢!秀娥听后就劝说自己母亲,怎么说王有才也是自己未来的丈夫,现在落难了,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啊。秀娥不说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吴氏就更来气的说道:什么未来相公,这都是你那死鬼老爹,和王有才的死鬼老爹商量的,现在他们人都没了,这门婚事也就不作数了!

王有才一听就急了,秀娥是自己喜欢的姑娘,不能因为两个定下婚约的人没了,吴氏就不承认这门婚事了。这王有才也不愧是念过几年书的书生,想了一下就说道:自己和秀娥的婚事,是两家家主生前定下的,不能说这人没了,这婚事就作废了,何况自己和秀娥的婚事在两个庄子人人皆知的事情,不能因为自己现在家境落魄,你就不承认了,这要是传扬出去,对你们家的名声可不好,对秀娥的名声更不好!

王有才不愧是伶牙利嘴的书生,一阵话怼的吴氏没了道理。不过吴氏本就不是一个善茬,而且还有些嫌贫爱富,王有才以前家境好的时候,她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现在这小子家境败落,而且还家可归,现在还想着把自己如花似玉的闺女给娶走,门都没有。现在自己家里也没落了,吴氏就指望自己闺女能嫁进一个豪门富户,自己也好继续过着富太太的生活,怎会如此轻易的把秀娥嫁给王有才呢。

想到这里吴氏就说道:想娶我闺女也行,不过这彩礼还得按之前说的办,嫁妆什么的都得要最好的,你要是能做到,我当然会同意你们的婚礼,你要是做不到,我闺女就不能嫁给你!王有才听后为难的说道:现在自己家里落难,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彩礼,这不是为难人吗?吴氏听后没好气的说道:王有才你说什么呢?什么叫我为难你,你也知道你现在落难了,你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了,拿什么娶我闺女,总不能你们成亲之后,让我闺女跟着你露宿街头吧!

秀娥听后就说道:母亲,有才哥文采斐然,今后定会考中状元的,咱们就当帮帮他吧。吴氏听后就说道:考什考,他有盘缠进京吗,老话说百一用是书生,闺女你要是嫁给了他,今后你们可怎么生活啊!我这都是为你好啊!王有才见吴氏如此看不起人,扭头就想走,王有才也是有自尊心的,他想着等自己日后挣钱了再来迎娶秀娥,吴氏就不会是这种脸色了。

秀娥见劝不住自己母亲,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见王有才真的要走,吴氏顿时心中一动,自己闺女刚才说的也是有几分道理的,这王有才是有真才实学的,万一以后真的高中了,自己不就白白失去了一个当官的女婿了吗,可万一这小子考不上,自己闺女不就跟着他受苦受穷了,他们两个的婚事是老爷生前定下的,自己要是强制拆散的话,到时候庄子里肯定会有很多人说自己!

吴氏也是个好面子的人,所以她就想让王有才自己知难而退,这才说出了彩礼方面的要求,但这要是传出去,大家伙估计也得说自己,现在吴氏心里十分矛盾,既想让王有才知难而退,又不想让大伙在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于是就说道:王有才,你要是真的喜欢我家秀娥,想娶她的话也行,就是得入赘到我们张家,当我们家的上门女婿!吴氏心想:这当上门女婿可不是什么男人都能接受的,尤其是像王有才这样的读书人,自己让他当上门女婿,这也不算违背自己老爷的约定。

如果以后这小子上了门,以后在高中的话,自己可就享福了。如果这小子考不中的话,自己也可以把他给赶出家门!想到这里吴氏心里对自己很是佩服,会想出如此好的办法。不管王有才答不答应,自己都没有任何损失。吴氏本以为王有才会不同意的,毕竟没有那个男的想当上门女婿的。可让吴氏没想到的是,王有才想了一下就同意了,毕竟他实在是太喜欢秀娥了。就这样王有才成了张家的上门女婿了。

本来吴氏的算盘打的挺好,王有才要是以后高中了之后,自己也可以跟着享福,要是考不中,自己就把他给赶走,再给自己闺女说婆家,反正自己闺女漂亮,到时候不愁钓不到有钱的王老五。可让吴氏没想到是,这大考三年一次,还没等到考试呢,自己闺女就怀孕了,转过年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家里一下子多了一口人吃饭,生活就更加拮据起来,吴氏就让王有才不要整天看书,一个大男人出去挣些钱财,养家糊口。

这结果就是王有才光挣钱养家了,学业自然就拉下了,等到大考的时候,不出意外的是名落孙山!吴氏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里非常恼怒,怒骂王有才不争气!还把他赶出了家门,王有才让秀娥照顾好他们的儿子,说自己一年之后就会回来。王有才想起这两年在张家受到的种种委屈,心里也十分的不是滋味,要不是为了自己老婆孩子,自己能受到吴氏的种种刁难吗,看来这男人必须得有钱,所以王有才这次就是外出经商想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

可是这人要是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放个屁都能砸到自己脚后跟!王有才目前就是这样。他拿着秀娥给他的一些私房钱,到百里之外的古黄县,之前听他父亲说这里东西都格外便宜,王有才本想着去弄些小东西贩卖积攒一些钱财的,可王有才刚到卖货的地方,就让一个男子给撞了一下,不出意外的话王有才的钱财就让那男子给顺走了。果然等王有才选好东西想付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钱袋子早已不见了踪影,这个时候他才回过神来,是刚才那个撞到自己的男子把自己的钱袋子给顺走了。

想到这里,王有才赶忙朝着那个男子逃跑的方向追赶了过去,可等王有才追过去的时候,那人早就跑的没影了。这刚出来钱就没了,王有才是没脸回家的,这要是让吴氏知道了,指不定怎么说自己呢。想到这里,王有才就对那个偷自己钱袋子的男子痛恨不已,心想自己要是抓了他,肯定要好好的教训那人一番。时间一晃天色就黑了下来,王有才心情烦闷,出师不利,自己钱都没了,今晚到哪里去住都是个问题。

就在王有才思索对策的时候,一个身影从他身边匆匆的经过,王有才仔细一瞧顿时大喜,这不就是白天偷自己钱袋子的小偷吗,真是踏破铁鞋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王有才赶紧朝着那男子追了过去。只见那个男子七拐八拐的就进了一个胡同了。王有才也悄悄的跟着那男子进了胡同,进去之后没多大会的功夫,王有才就赶忙从胡同里跑了出来,原来那男子不仅是个小偷,还是个强盗,在一个小屋子里绑了一个小男孩,里面还有他的一个同伙,两人正商议着明天拿了赎金,怎么把这孩子给处理了呢,一个说是杀了免得夜长梦多,一个说是卖了,还能换些钱财。

屋外的王有才听后是吓了一跳,赶忙悄悄的从胡同里退了出来,然后跑到官府赶忙去报官了。县老爷周大人听后,带着捕快悄悄的到了胡同,把被绑架的小孩子给救了出来。那两个绑匪也被周大人给抓了起来。原来他们两个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两人都是城里的小偷,前几日欠了赌债,为了还债,就绑架了城里刘员外的儿子刘天宝。明天他们两个就能拿到赎金了,没想让王有才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还报了官。

王有才这下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不仅追回了自己被偷走的银子,刘员外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对王有才也是十分的感谢,一番交谈之下,发现王有才很有才学,就让到自己府上给自己的儿子做教书先生,工钱给的也不低。王有才心想自己现在正好没有去处,不如先到刘员外家里过度一下。虽说这只是王有才的权宜之计,但在教书这一块,王有才对刘天宝是十分认真负责的,小家伙的成绩提升很快,刘员外对王有才十分感激。

在得知王有才想做生意之后,就把城里的一个铺子交给他打理,王有才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头脑精明,做起生意来也头头是道。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把刘员外的铺子打理生意红火。为了报答王有才当初救自己儿子的恩情,刘员外就给了王有才一笔钱财,让他自己去闯荡,王有才也是继承他老爹干买卖的天赋,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赚了不少钱财,这时候王有才也十分想念妻子和儿子,虽然自己在这一年里没少给秀娥写信,但总也没有收到回信,王有才就决定回老家看看自己媳妇和儿子。

王有才就买了不少的好东西回了老家,到家之后一年多没有见面,秀娥抱着王有才失声痛哭,问他这一年多都干嘛去了?也不说会回家写个信,还以王有才遇到什么危险了呢,让自己的担心死了。王有才听后就疑惑的说道:秀娥,我之前往家里写了好多信呢,怎么你一封都没有收到吗?秀娥听后的委屈的说道:自己一封信也没有收到,自己母亲吴氏认为王有才在外面出了事,回不来了,今天又去找人给自己说媒了。

王有才听后气愤极了,他这个丈母娘从自己家道败落之后,就一直看不起自己,还趁自己外出的时间,想把自己媳妇再给嫁出去,真是岂有此理,自己写的信估计都是让这个吴氏给拦了下来。王有才猜测的不,他写给秀娥的信都让吴氏给拦了下来,吴氏不认识字,自然不知道王有才在外面已经混的不了,从心底里认为,他一个穷书生能有什么出息,不过就是一些报平安的信件,吴氏就全给拦了下来,正好这小子不回来,自己再给自己闺女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王有才现在有钱了,带着秀娥和自己儿子就去城里买了大房子住下了。吴氏到傍晚的时候从外面回来了,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因为经过媒婆介绍,有个富家公子对自己闺女挺敢兴趣的,想把秀娥娶回去当小妾,就算是当小妾,也比他们现在的生活强多了。吴氏高兴想把这个消息告诉秀娥,可到家一看才发现自己闺女不见了,这下可把吴氏给急坏了,赶忙找邻居打听,听邻居是自己姑爷回来了,还把自己闺女给带走了,吴氏心里可气坏了,心里暗骂王有才回来的不是时候。

可又听自己邻居说,自己姑爷现在有钱了,带着秀娥去城里买房子住去了,吴氏的心里就疑惑开了,心想难道自己的那个穷鬼女婿还真的发了财了,自己到明天得去城里看看。到了第二天一早,吴氏就起身到城里去了。经过一路打听,还真的就找到了一处大院子门前。吴氏敲门之后,心情是非常忐忑,没一会的功夫,门就打开了,开门的正是自己的闺女秀娥。见到秀娥住进了这大院子,吴氏心里美坏了,看来王有才是真的发达了。这下自己可以享福了。

可让吴氏没想的是,王有才见是吴氏来了之后,直接就把她给撵出了门外,还让吴氏以后不要进自己的家门!吴氏见状知道是自己之前对王有才太苛刻了,做的不对,立马就给王有才道歉,可王有才是一点都听不进去。就是不让吴氏进去,任凭秀娥在一旁劝说也是用。吴氏见状就威胁的说道:好你个王有才,现在你发达了,就忘了我当年收养你恩情了,你这样忘恩负义,你就不怕我到官府去告你!

王有才听后冷笑着说道:当年是你收留了我,但你是怎么对我的,我是怎么对你的,你现在想想还有脸再来找我吗!原来,自从王有才当了上门女婿之后,吴氏对他是一百个看不上眼,整天一口一个废物叫着,这谁能受得了啊,要不是对秀娥爱的很,王有才怎么受的下这口气,口头的辱骂这就不算什么了,最可恨的是吴氏让王有才每天都得外出做工挣钱,每天挣不到五个铜板不准回来,王有才只有晚上时候,才有空看看书,做做学问。就算是碰到阴天下雨的天气,王有才也必须外出干活,即便是在雨中淋病了,吴氏也不给王有才拿药,让他自己扛过去就完事了。

最过分的是,王有才在落榜之后,吴氏对王有才就更加的不待见了,认为王有才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想让王有才尽快离开自己家里,自己好在给秀娥说一个有钱的人家。于是吴氏就对王有才各种挖苦,还以各种理由不让秀娥和王有才睡在一起,最可恨的是吴氏要把王有才的儿子王小宝的名字改成张小宝!王有才怎么愿意呢,于是就和吴氏争论了起来,吴氏当场就把王有才给赶出来了家门,还说道:当初答应让你当上门女婿,是指望着你将来能够一飞冲天的,现在你连个进士都考不中,留你还有啥用啊,我替我闺女做主了,把你给休了!

任凭王有才怎么哀求吴氏都是济于事,于是王有才这才是外出谋生的,秀娥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了他,让他闯荡一番,自己在家把儿子照看好。本来这次王有才是想大家一块过好日子的,但当听到秀娥说自己写的信她一封都没有收到,而且她母亲还一直想把自己的媳妇嫁给一个有钱的人家,这瞬间就把王有才之前的委屈,愤怒,全给勾了起来,这才不让吴氏进他家门的。

吴氏不服气,不甘心自己女婿这么有钱,他在城里享福,把自己仍在老家受苦,于是就把王有才和秀娥以不孝顺的罪名给告到衙门了。县老爷在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对吴氏说道:王有才和秀娥的婚事本就是两家之前就定下的,你之前对王有才做的种种,也不是王有才信口雌黄冤枉你,本官也派捕快去查证了,你现在的结果也是咎由自取,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本老爷也不能因为不孝的罪名给王有才知罪,正所谓家和万事兴,王有才你是读书人,想必这道理你是的懂的,你们的家事还是回家好好的商议一下吧。

吴氏本想让县老爷给自己讨回个公道,没想到这县老爷也不靠谱,看来自己还得好好求求自己的女婿,谁让自己以前做了那么多事呢,王有才最后能不能原谅吴氏呢,咱们下个故事再见!

民间故事:捆夫咒

淮安周木斋先生擅长书法,嗜好饮酒,性格狂放不羁。

他喜欢养蛇,桌子上,床铺下,甚至厕所里都盘踞着大小不等的蛇。

夏天的时候,先生怕热,两臂上缠着蛇,腰里围着蛇,脚插在两个盆子里,盆里也装满蛇。

如果有他不喜欢的客人,就吹声口哨,群蛇蜿蜒聚来,客人必惊慌离去。

周先生还喜欢逛青楼,但从不和青楼女肌肤接触,只不过是和朋友在青楼喝酒猜拳。

朋友中有人和青楼女子相好,先生一边嘲笑朋友愚蠢,一边炫耀自己的高洁。

防失联点击下方名片

大家有些气愤,总想设局让他自食其言,但一时没找到办法。

有一天,当地的名士们在凤翔阁聚会,歌妓环坐,琴瑟声不绝,周先生因为有人求他写牌匾没来。

有人对歌女们说:“你们都是本地花魁,色艺双绝,能言会道,就算是贵家公子也难免受你们蛊惑。周木斋也是人,并非铁石心肠,为什么没人能降服他呢?如果谁能让他放弃自以为是的高洁,我们必定筹钱重赏。”

众女子纷纷说周先生性格偏执,难以拉他下水。

有个刚从盐阜来的女子叫陈双鱼认为不难。这女子妩媚中有种清气,姿色中等,弹琴也并不出众。

众人认为她不认识周先生,所以才这么说,都没在意。

双鱼有些不高兴,再次强调这不是什么难事。

大家开玩笑说:“你如果真能拉周木斋上床,我们就凑二百两银子给你赎身。”

双鱼先生表示感谢,然后说道:“你们都是大丈夫,应该不能食言,容我独居一室十天,管叫那周木斋神魂颠倒。成功后,诸位君子一定要言而有信,拔我出这风尘之中。”

众人问:“如果不成功怎么办?”

陈双鱼说那就自己花钱连请大家十天。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但是周先生并不知道。

第二天,陈双鱼沐浴斋戒,卸下浓妆,打扫卧室。把屋子里浓艳的书画全部搬走,然后烧香打坐。

她母亲是盐埠老妓,曾经交给她一种叫“捆仙索”的魇术。

双鱼一直没忍心使用。自从和名士们打赌后,她把床后面打扫干净,打听周木斋的容貌,简单绘制成一幅小画,只是略有些神似。

又打听到周先生的生辰八字,和画像一起贴在墙上。把七根绣花针扎在上面,旁边点上七盏小灯。

到了夜晚就披发念咒,对着画像跪拜,呼喊周木斋的名字。

六七天后,周先生在家坐卧不安,淫念缠心。

每天晚上梦中都会来到一处,和一个女子相会。谈论诗词书法,非常融洽。

醒来后,他很诧异,悄悄告诉自己的至交好友,但没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到了第十天,周先生更是神魂颠倒,和朋友一起去青楼游玩。

一连走了三四家,看到那些女子他就有些心烦,马上离开。

到了凤翔阁,众女子出来接待,但是双鱼仍旧呆在自己的卧室。

周先生看了看这些女子,问道:

“还有其他人吗?”

鸨母告诉他:“还有一个新来的陈双鱼,整天像菩萨一样坐着打坐,我把她找来接待贵客,或许和先生有缘。”

双鱼蓬松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来的时候并不多说话,打过招呼后就默默站在一旁,一双眼睛对着先生凝视。

周先生看到她大吃一惊,原来梦里相会的女子就是陈双鱼。

鸨母对她夸赞周先生人品书法举世双。双鱼浅浅行礼说道:

“婢子在盐城的时候就听说过先生的大名,没想到今日得见,真是有幸。”

周先生非常高兴,想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双鱼却始终保持距离,远远站着。

先生又问她的卧室在哪,众女子说就在左侧。

先生想去看看,边说边迈开脚步。

双鱼拦住他说:“您是贵人,容我先回去打扫一番。”

周先生没办法,只好让她离开。

过了一顿饭功夫还没动静,周先生实在忍耐不住,快步进入双鱼卧室。

又是吃了一惊,原来梦里相会的地点就是陈双鱼的卧室。

屋里陈设简单,四壁空空。

周先生问她为什么不挂些条幅书画,双鱼说:“婢子虽然沦落风尘,但性格孤傲,只喜欢您的书法,四处求之不得,也就不屑挂别人的书画。”

周先生马上让人买来条幅,挥毫泼墨,写了十几副字。双鱼在旁边认真看他写字,说道:“先生的笔体很像蔡氏父子。”

先生高兴地大叫,认为真是找到了知己。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周先生恋恋不舍,嘴上勉强说着告辞的话。

双鱼并不挽留,先生慢慢挪动脚步,好一会儿还没走出凤翔阁。

同来的朋友怂恿说:“红颜知己,人生难得一遇,今天在这开怀畅饮吧,不要辜负了美好时光。”

先生顺水推舟,坐下畅饮。最后醉得走不了路,和陈双鱼同床休息,遂成燕好。

他感慨地对双鱼说:“我平生从没在青楼住宿过,今天为你破戒了!”

周先生离开后,双鱼马上置办了一顿极其丰盛的宴席。

她把打赌的名士都请来,举杯的时候说道:

“婢子愚拙,幸不辱命,流落勾栏不是我的本意,不知道诸位君子真能大发慈悲吗?”

众人说道:“我们说过的话还没落地,哪能言而信?”

当天大家就凑钱给她赎了身。

双鱼从良后想嫁给周先生,大家认为她不知道周家养了很多蛇,想看看她进门被蛇吓跑的样子,于是尽力撺掇成了这桩婚事。

没想到双鱼一点也不怕蛇,和周先生伉俪情深,非常和睦。周先生还在一块印章上刻字道:“一生知己是双鱼。”

当时朝廷要修建城楼,好多城楼上的字都一丈见方。官员出千两银子雇周先生题写。

双鱼卖了首饰,买了一支像扫帚一样的大笔,雇了一个仆人扛着笔跟随先生。

由此,家道中兴。

有人告诉周先生捆仙索的事,他毫不在意,笑着说:“双鱼不去捆贵家公子,而来捆我,这是把我当仙人啊!真是我的知己啊!”

民间故事:夜行八百

唐朝天宝年间,馆驿里突然传出了哭声,非常凄惨。原来一位被罢免的官员,获得了一块绝世宝玉,来到了都城,写表上奏敬献给皇帝,想借此复出,已经安排他明早上朝觐见。

官员姓费,原是一位三品将军。他检查明早上朝用的东西,才发现把珠宝带了,那一颗绝世的宝珠,被他遗落在家里了。他家离此五六百里远,回去拿根本来不及了,他可承担不起欺君之罪,因此哭泣。

有一个老驿卒不忍听闻,过来打听,得知缘由,说道:“将军不要悲伤了,赶紧想办法吧。”姓费的仰天长叹说:“唉,鞭长莫及,法可想啊。”老驿卒说:“也就五六百里远,我有一个侄子,或许能帮上忙。”

原来,他的侄子三十多岁,身怀绝技,魂魄能夜行八百,因此人称魂行者。不过,魂行一次,耗费的精力需要静养好长时间,他一般不接活。

姓费的大喜,赶紧让老驿卒去把侄子请来。

不一会儿,老驿卒的侄子来了,听了姓费的将军所说,笑着说:“这个容易,我保证在五更时分拿回来。”

姓费的听从魂行者的要求,准备了酒菜。魂行者吃得饱饱的,掌灯时分,他找姓费的拿了小箱子的钥匙,问清楚了住址,以及放小箱子的具体位置,然后躺在一件静室里,吹灭了灯。

姓费的焦急地等着,不敢有丝毫睡意。到了五更时分,静室里忽然亮起了灯,不一会儿,魂行者走了出来,满脸困顿之色,手里拿着的,正是那一颗绝世宝珠。姓费的大喜,重重地酬谢,然后上朝去了。

唐玄宗得了珠宝,非常喜欢,恰巧北方缺少一名刺史,便让姓费的布了缺。姓费的走马上任之时,便把魂行者带在身边重用。

姓费的当了刺史之后,开始露出了贪婪的嘴脸,大肆搜刮钱财,弄得声名狼藉。他原先就是因为搜刮钱财才被罢的官,如今不思悔改,故态复萌、

有一个姓牛的年轻书生,看不惯姓费的做派,来到刺史衙门,规劝姓费的。姓费的恼羞成怒,捏造了一个罪名,将他打入大牢里。

姓费的此举激起了读书人的义愤,他们联名写了一道万言书,打算送到都城告状,却因为行事不周,被姓费的拦了下来,将万言书没收了。

但是,姓费的胡作非为还是传了出去,有一个官员,写了一道奏折,送到了都城。姓费的获得消息,估摸着奏折到了皇帝的案头,便唤来魂行者,晚上去把奏折偷来。

魂行者答应下来,晚上躺在静室里。姓费的没有睡觉,坐在书房里等着他,想起了当初没收的万言书,想把它销毁了,便打开柜子,却大惊失色,万言书竟然不见了。

随从讲,他看见魂行者进过书房。姓费的点点头,来到静室外等候。到了五更时分,魂行者醒来了,打开了门,姓费的一挥手,令人将他捆绑起来,冷笑着询问魂行者,是不是把万言书拿走了。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