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陈金像是从不在意旁的事,也没有多余的话,拎着那袋子工具就在前头先走了。
梁浩然愣了愣,用眼神询问丁小山,这大金是要去跟他们一起修墙吗?
丁小山微笑着点点头,示意他跟上,又追到陈金身边道:“你不忙啦大金?”
“嗯,”陈金的声音听着有点憨,“我帮你们砌墙去。”
梁浩然没话说了,偷偷跟丁小山竖了个大拇指,这哥们行!
三人一起去王明明家,路上还遇上了两个同样闲着的小伙子,其中一个就是王明明的表兄,叫潘小庆,十六七岁,听说是王明明家要砌墙,也一块跟着来干活了。
几个人进了院子,见祖孙两人正在搬那些碎墙块呢,丁小山他们赶忙上去把王奶奶拉开,当即就甩开膀子准备开工了。
起初王奶奶还不愿意,一个劲儿赶他们走,说这点活她自己就能干。只是这话没人听,几个小伙子推土的推土,画线的画线,和泥的和泥,干瞪眼的干瞪眼,忙的热火朝天。
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这几个青壮年小伙子在一块干活,要经验有经验,要力气有力气,只一个上午的功夫,一道低矮的墙垛基底就已经成型了。
王奶奶干活插不上手,只好一门心思给大伙准备午饭,刚到晌午头的时候,满院子都飘着饭菜的香气。
“来来来,先都放下,”王奶奶出来喊人,“饭好了,先进屋吃饭。”
王明明这小家伙也一直在院里帮忙来着,他跟梁浩然一起,在一旁打下手,帮忙拿个铲子递块砖搅搅泥巴什么的。
“丁老师梁老师,先吃饭吧,”他像小大人似的,又招呼着其他人,“咱们先吃饭,下午再接着干。”
潘小庆毕竟有亲戚关系在,第一个带头进屋,其他人也都陆续进屋洗了洗,围坐在饭桌边上。
“呀!”潘小庆毕竟还是个半大孩子,高兴道:“还有肉呐!”
王奶奶笑眯眯的给大伙盛饭,“得亏昨天那鸭子没卖出去,吃吧,锅里还有呢。”
梁浩然一听是鸭子,顿时有点慌。
这鸭子对王奶奶家有多贵重他已经了解了,王奶奶不但不要他赔钱,现在还把这鸭子炖了给他们吃,这让他怎么下得去口啊?
丁小山注意到他的情绪,轻轻捋了捋他的背,低声宽慰道:“吃吧,大娘的心意。”
梁浩然点点头,没吭声。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在心里想着,下午一定要好好学着干活,跟大伙一起把院墙修起来。
一顿午饭,大伙都吃得肚皮滚圆,王奶奶蒸的一大锅小米饭和土豆酱被吃个精光,桌上只剩下大半盘鸭肉。
梁浩然全程都没碰鸭肉,但架不住王奶奶一个劲儿热情的夹到他碗里,他只得一直推说不喜欢吃鸭肉,最后基本都被他夹给王明明了。
其他人也就夹了两筷子,大家都心照不宣,好不容易吃顿肉,要留给这祖孙两个。
吃饱喝足,下午继续砌墙。
梁浩然这回是真心实意想多干点活,他认真的学着怎么用抹子推泥,小心的把石子和碎玻璃匀平,虽然动作又笨拙又慢,但他始终跟着大伙一起,没一刻想要偷懒。
整个下午,大家齐心协力,都想着今天就能完活,谁也没多歇,终于赶在天擦黑之前,把一道半人多高的院墙垒好了。
王奶奶高兴坏了,都不知道怎么感谢好了,特别是梁浩然,她不住嘴的夸,没想到小梁老师不光有文化,手脚还这么勤快,简直好的没边了。
潘小庆他们也跟着附和,上午梁浩然东瞧西晃的,他们也没当回事,都知道这位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不会干活很正常。
可下午这梁老师像打鸡血了似的,也不围着丁小山问这问那了,干活比他们还专心细致呢!
怪不得人家就是老师呢,瞅瞅,原来人家上午是在观摩学习,下午这不就动手操练了。
当然,这些话梁浩然可没脸多听,他随便应付了两句,然后就拉着丁小山回家了。
夜里,梁浩然说有事要跟丁小山商量,又把丁小山叫到他屋里去了。
当然,这次是真的,下午在王奶奶家干活的时候,他心里就冒出来很多想法,那些想法一钻出来,就像树上的春芽一样,此出彼长。
今天干了一天活,都很累,丁小山给俩人都打了盆热水,一起坐在炉子边泡脚解乏。
“累着了吧?”丁小山伸手给梁浩然捏肩膀,“一会儿泡完脚就早点睡,”他笑着哄人,“明天周末,可以好好睡个懒觉。”
梁浩然确实很累,腰酸背痛,但他的心思却不在这上面,“小山哥,”他把丁小山的手拉下来,颇有些郑重的握住,“我想修花坛。”
“花坛?”丁小山不明白,“修啥花坛啊?”他以为梁浩然是一时兴起,就逗道:“咋,今天学会砌墙了,上瘾啦?”
“不是,”梁浩然解释道:“我是想在学校里修花坛,植树,学校环境太差了。”他又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有课程,孩子们不能只知道语文数学,还要接触其他的知识。”
丁小山怔住了,面前的梁浩然目如星火,那种迫切的热情让他有些不敢相信,这个一直想离开的大男孩,居然为孩子们想到了这些?
梁浩然见他呆呆的没反应,还以为他是对自己的这些想法没兴趣,顿时很失望,“咋了小山哥,你觉得这些没用吗?”
丁小山回过神来,赶忙道:“不,”他紧紧地回握住梁浩然的手,激动的有点语伦次,“有用,真好,太好了!”他深呼吸了一下,让自己平静下来,“你想做啥都行,我都帮你。”
这一刻,梁浩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他忽然觉得夜这样长,简直恨不得马上就天亮。
一切好像也没那么难,他想,至少有小山哥在,他们俩一起,孩子们怎么会没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