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场鹅毛大雪下了整夜。
听丁小山说,早上门口被积雪封到小腿那么高,但梁浩然不知道,反正等他爬起来吃早饭的时候,院子里已经被丁小山拾掇利索了,只剩下一排插着胡萝卜鼻子的胖雪人,可爱极了。
大雪封门时节,村里人是很闲适的,家家户户屋里烧的暖烘烘,东家打牌西家唠嗑,围在热炕头上一坐就是大半天的光景。
丁爸每天吃过饭就不见人影,不知道钻到谁家打牌去了,丁妈倒不是特别爱串门子,但听说给村头二丫说亲的来了,她也去看看热闹。
本来丁小山也想带梁浩然出去串串门溜达溜达,怕他闷着。可梁浩然没啥兴趣,说要在家里抓紧给孩子们批改卷子,这不是刚期中考试嘛。
这可是正经事,丁小山赶忙在炉子里又添了些煤,把屋子里烘的暖乎乎,就在家里陪着他。
不过班里一共就那么几个孩子,梁浩然真是想劳累都没机会。
他磨磨蹭蹭的,根本没当回事,一会儿看丁小山扎鸡毛掸子,觉得挺有趣,一会儿又去看丁小山炒瓜子,扔嘴里叭叭叭的嗑几个,嗯,真香。
冬天日头短,眨眼的功夫就到晌午了。
梁浩然趴在炕沿上,继续装模作样的批改卷子。
别说,孩子们的成绩还挺出乎他的意料的。原本他以为这群整天在村里疯跑的傻孩子考不了几分,可这套卷子孩子们差不多都及格了,特别是王丹,语文八十多分,数学差一点,只有六十九分,应该是基础不太好。
难怪丁小山那么坚持要帮孩子们念书,没钱给张罗钱,没书本给张罗书本,这些孩子确实都不,只是可惜了,没有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梁浩然转着手里的笔,漫不经心的想东想西,没注意到家里来人了,直到进了里屋他才回过神,扭头一看,是邻居老张太太。
“大娘,”梁浩然微笑着起身,把炕沿边胡乱散着的卷子书本都推到旁边,“来,快坐这。”
“欸欸,”老张太太点头应着,把拐棍支在炕边,慢慢的蹭着身子坐到炕上,笑眯眯地说:“小梁老师长高啦,真俊。”
有时候梁浩然真觉得这老太太毕竟八十多岁,已经老糊涂了,总说些糊涂话。这东西院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老太太几乎每天看见他都说他长高了。
“嗯,长高了,都快顶房梁啦。”梁浩然笑嘻嘻的逗她。
丁小山走过来笑着瞪梁浩然一眼,把火盆抱到老张太太跟前放着,“这么冷你出来干啥呀大娘,一会儿我就过去了。”
“就这两步道冷啥呀,”老张太太拽拽身上的棉袄领子,“再说这衣裳你做的厚,一点都不冷。”
梁浩然有点惊讶了,“这棉袄是小山哥做的?”
“嘿嘿,”老张太太一挑眉毛,很是骄傲,“你小山哥的手哇,可巧着呢!”
也是,梁浩然连忙点头,之前丁小山给他织的围巾都那么好,会做棉袄似乎也不算稀奇了。
丁小山被梁浩然那双亮晶晶的眼睛瞧着,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转头对老张太太道:“等一下啊,我去给你拿鞋。”说完就往里头的小屋去了。
梁浩然好奇,就问老张太太,“小山哥拿啥鞋呀?”
“棉鞋。”说话间老张太太已经脱了鞋,盘腿坐到炕里边,晃着双手在火盆上边烤火,“这不又一冬了嘛,这孩子怕我冷着,年年都给我做双新鞋,搁新棉花,可暖和啦。”
这会儿梁浩然已经不是惊奇了,而是彻底对丁小山佩服的不得了。
小山哥咋什么都会呢?咋什么都能做得这么好呢?!
正当梁浩然满脑子都在想着丁小山的时候,老张太太忽然叫了他一声,“小梁老师?”
“欸,”梁浩然回过神来,赶忙应声,“咋了大娘?”
老张太太还是笑眯眯的,却忽然对他眨了眨眼,“我们家小山可——”
话没说完,丁小山从小里屋出来了,“大娘,”他把手里拎着的一双崭新黑色灯芯绒棉布鞋放到炕上,“你穿上试试,看紧不紧。”
“试啥呀,每年都正正好好的。”老张太太拿起一只鞋,轻轻的抚了抚鞋帮上纳的整整齐齐的针角,很是慈爱的对丁小山道:“这么些年谢谢你了啊,孩子。”
丁小山赶忙摆摆手,“咋说这么见外的话呢大娘,我小时候您也疼我呀。”
梁浩然在旁边瞧着,心里却惦记着刚刚老张太太没说完的话,于是趁两人刚落了话头的功夫,立刻插话问道:“大娘,刚才你要跟我说啥?”
丁小山也好奇,就和梁浩然一起期待的看着老张太太,可老张太太却拿着手里的棉鞋在梁浩然面前晃了晃,“嘿嘿,好吧?”
“好好好,”梁浩然实在心痒痒,急得很,“你说呀大娘,刚才你要说啥?”
刚才这老太太明显是要跟他说关于丁小山的一些事情,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老张太太刚才的表情,透露着一丝丝说不上来的古怪。
怎么说呢,虽然老张太太牙都快掉光了,完全老态龙钟了,但是那双眼睛还是很有神采的,刚刚朝他眨眼的那个神态,还真透出那么几分古灵精怪的意思。
但是呢,这老太太也不知道是真糊涂了还是故意的,把鞋往炕上一放,又搓着手在火盆上头烤火,笑眯眯的对梁浩然道:“小梁老师又长高啦,真俊呐。”
……
梁浩然一口气闷在胸口,差点当场厥过去。
天气一天比一天更冷,在北方相对漫长的冬日里,村里的物资是更为匮乏的。
打从秋收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已经开始储备起过冬的物资了,除了取暖的煤柴炭火,食物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不过冬天可比不上夏秋时节,那会儿毕竟每家的小菜园子里都种着各种应时蔬菜,自给自足,舒适的很。但冬天可不一样了,天寒地冻,没新鲜蔬菜吃,所以村里人只能准备些便宜耐放的“硬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