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梓若见他们来高兴不已,大家伙儿和食堂的大厨们聚在一起,好好的吃了一顿,热火朝天的叙旧!
张梓若问何乐,“方远等人哪里去了?可是这次没考好?”
何乐摇头笑道:“不是没考好,方远他媳妇于嫣生了一对儿双胞胎,方远整天照顾于嫣,逗孩子,根本就没心思学习。我们好不容易见面,他三句不离他怀里的孩子。他还让王承帮忙画了一幅画像,托我带给您。我一并放在书箱里,您回去后可以看看。”
说起王承,其他学生、夫子们都笑言,“王承现在可不得了了!请他画一幅画要排许久的队!”
“他收了不少徒弟,一般的画作请求都直接推给了徒弟。他现在可逍遥了!每日摸着智慧的脑门在外闲逛赏景,兴致来了,就带上画具,在街边,或者田野,或河边画画。”
“对啊!对啊!人人都以能入他的画为荣!”
“您还记得顾有财吗?以前和安安比试那个的孩子,现在画画也是一绝,备受推崇。李大娘一家为了不给有财丢面子,现在也个个读书识字呢!”
“如今人人都学王老六,趁着学徒们还没出师,争着抢着购买学徒们的画作!”
张梓若笑盈盈地听着,颇觉可乐。她时不时问其他学生们和村民们的状况。
大家知不言,言不尽。
说云县已经成了读书人游学必去的地方,还是大江南北许多商队中转的地方,他乡人到了云县觉得开眼界,他们见到了那么多外地人,听说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风俗传闻,也觉得开眼界。
如今河湾村、大桑村等村子的百姓常常被新来的读书人认作来桃花源隐居的高人,追着求教。
百姓们既不好意思,又高兴,回去后学习的劲头甚至比学子们还高昂!
学生们在这几年里,也成长许多。安安、石头、猴娃、大宝等当年调皮捣蛋的孩子,如今辅导师弟师妹们,也都有模有样。
“对了!书箱里还有一幅特别长的画像,上面是王承和他的徒弟们一起画的,有学院的夫子学生们的集体画像,有村庄讲学大赛的情景,村中街道的情景,田边或河边村民们的画像。”
“大家知道王承他们要做这么一件大事,画这么了不起的画像,个个都穿上了新衣服,就跟过年一样喜庆!”
张梓若听得,都恨不得立刻回去看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