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我儿子!
太监念到后面,宁知府大段大段赞美的话语,刚念个开头,皇帝咳嗽一声,“行了,就念到这里吧。”
“是。”太监恭敬地合上折子,双手奉上。
皇帝将宁知府新上的折子递给他,“念。”
这一封奏折里,宁知府根据儿子的表述,详细描写了比赛的题目与过程,以及百姓们的反应。
皇帝与大臣们听得心满意足。
叙事就该这样,完整详尽才对嘛!
对于孩子们三种不同的断句和解释,百官们有点头声附和的,也有皱着眉头,或暗自摇头的。
还有听着内容,提起一口气,恨不得与奏折中人现场辩论的!
听着奏折当中,讲学的孩子与现场读书人辩论的话语,他们心情激动,有人忍不住暗捶掌心,有人甚至直接叫出声来,“少说了!少说了啊!”
惹来众人怒视。
那人连忙闭上嘴,朝诸位连连拱手,声致歉。
百官这才满意,回过头来继续倾听。
“辩论结束,场下掌声如雷。一人大呼:
‘出口惊风雨,音落震鬼神!此中有真意,谁人不是民?’
俄而,附和者众。
后,论男女老少,齐诵之。其声浩浩乎如江海之涛,巍巍乎如高山倾覆,猎猎乎震云霄!”
百官虽未见其场面,但稍一想象,便觉心情激荡!
如此辩论,如此场面,当真酣畅淋漓!令人心潮澎湃!心生向往!
情绪激烈起伏当中,他们恍惚听太监念道:
“臣子曾问人,作诗者何人?答曰,村中一农人尔。”
百官震撼!
一农人!
这首诗即使不那么符合格律要求,但其中之意非同凡响,极为惊艳,将这首诗拔到了极高的高度!
这么一首佳作,竟然是一农人所做?!!!
百官难以置信,不愕然!
确定是一农人,而不是一位隐士?
人为他们解答。
“行了,就念到这里吧。”皇帝开口,收回折子。
百官眼巴巴的望着他手中厚厚的折子,抓心挠肺,尤其想要知道,后面是什么?
一场比赛都这么不寻常,后面呢?后面是什么?颍州知府写了那么多,干嘛不念完?
让太监念呀!
皇帝情的合上奏折。后面写着关于谜面和如何解谜的内容。
他看过之后,知道了谜底,但同时感觉游戏的兴趣也被破坏的一干二净。原来,他亏就亏在没有玩过卡牌。
既然大臣们这么好奇,他就告诉大臣们谜面。
“朕非沉迷于奇淫技巧之物,而是看河湾村所造之物确实有利于孩童向学。
宁知府曾经提到玩具当中的谜面,今日说给大家听,也算是同乐。”
三言两语间,直接抹除了宁知府媚上的罪名。百官信心百倍的等着谜语。
皇帝:“谜面就是周公瑾、曹操、华佗……”
百官们神色渐变,蹙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书籍和图书馆之事,朕看河湾村辩论赛办的挺好,就让他们辩吧!辩论的过程和结果,记得记录送上来。退朝!”
皇帝欣然而去。
太监瞅瞅依旧苦苦思索答案的百官们,心中呐喊:皇上,大臣们不知道卡牌这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