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晓蓉发现这条路不是去供销社的方向,这俞知南要带自己去哪?
两人来到公社的一个民政部门停下来,易晓蓉才知道原来是办结婚证。
易晓蓉埋怨俞知南不早说,她户口什么的都没带。
谁知俞知南拿出军绿色帆布包里,一份易晓蓉的户口证明,一份易长来给他开的下乡身份证明。
易晓蓉也好奇七十年代的结婚证,只见一个男同志拿出一张结婚证的模板纸,一笔一划的把他们名字性别年龄出生地这些填好,最后落下日期,盖个和平公社委员会的章,两人结婚证就好了。
那个男同志末了还表扬他们是响应号召的先进夫妻,主动来领结婚证,让他们回生产队多向结婚了没来领证的男女同志宣传。
毕竟第一次领结婚证,易晓蓉也挺激动的,反复看着自己的结婚证。
俞知南却仔细的把结婚证收起来,不许易晓蓉再看:“在路上不要看,撕坏了怎么办,这可是要放一辈子的。”
易晓蓉撇撇嘴:“这也是我的结婚证,看看怎么了,小气鬼喝凉水。”
俞知南视易晓蓉的童言童语,又把易晓蓉带到了国营人民照相馆。
照相馆充满时代气息,店里面也贴着一些长相周正的人像做宣传,来的早店内也没啥人,负责拍照的师傅也算热情介绍能拍的场景。
易晓蓉和俞知南分别拍了单人的,又拍了双人的,让师傅每份各洗两张,花了十块钱,师傅给了取照片的单据,让两人二十天后来拿。
易晓蓉拿着照相馆的单据心疼,十块钱可以买七八毛一斤的猪肉十几斤了。
俞知南倒是不在乎:“有一份是要寄给外公他们看孙媳妇的,而且公社只能照黑白相片,等以后探亲回去京市,我带你去照彩色的,那才能把晓蓉这么漂亮的脸蛋全部展现出来。”
易晓蓉被夸得心满意足。
两人之后又去取了俞知南外公外婆特意为孙媳妇寄的包裹。
易晓蓉可太喜欢这个外公了,没见面还给自己寄东西。
包裹不大,直接寄了钱和票,让易晓蓉自己买。
里面让易晓蓉最为欣喜的是竟然有月事带的票,要想易晓蓉自从到了这儿,每次例假都是用着厚厚的布条,洗了用用了洗,一点也不方便,现在有了这票,易晓蓉很是开心,俞知南家人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易晓蓉终于来到心心念念的供销社,自己也身怀巨款,是要好好屯一些东西。
对拍照片心疼的易晓蓉在买雪花膏洗头粉蛤蜊油就一点也没不愿的感觉了,这些不要票,全是十盒十盒的拿,十几块就这样花出去。
这边的俞知南就比较务实,全是准备买些结婚那天需要买的东西,买了五斤糖八斤瓜子,给了五块九毛和五斤糖票。
到了卖布的位置,人就多了起来。
这年代的布颜色少,大多就是灰色、蓝色、白色,以及一些碎花布,的确良在这年代特别受欢迎,俞知南想给易晓蓉买一身的确良做裙子,见过了时尚巅峰秀的易晓蓉心如止水,让俞知南买些纯棉的布料,颜色什么的都所谓了。
俞知南买了零零总总各种颜色快四十尺的布,也亏得俞知南外公又寄了布票来,不然还不够他买。